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高武三国 > 第510章 小环

以洛阳如今局势而言。

    只有陆林才能保住汉室。

    毕竟他手握重兵,不仅力挫虎牢关的吕布,还率军打败董卓,威望不可谓不高。

    而且,他还是儒门龙首,天下读书人都以其为领袖。

    这股力量。

    简直掌握半个朝野。

    更何况他还有颍川世族的支持,荀家与袁家,单拎一个出来,随便也是地方诸侯。

    何皇后趴在床沿,心中思绪泛如涟漪,她立即察知陆林目前对于自己,对于何氏外戚的作用。

    只要拉拢他,再辅以亲儿子刘辩登基为帝,至少十年,自己的太后之位都不会动摇。

    思及于此,何皇后抚了抚额前的碎发,试探道:

    “你觉得万年公主如何?”

    “末将认为,公主只需多多休养两日,排出汞毒,姿色自然回转。”陆林伸手探在刘慕的额头,认真道。

    何皇后明显一怔,但没有开口,只是深深地盯向他。

    陆林被看得有些发毛,俯望她身边摊开散成团扇的长发,讪讪道:“公主乃是天之骄女,养在深宫,文静贤淑之余,必是佳人。”

    听到这里,何皇后不禁白他一眼,双手推开差点压自己的身上的盔甲,气鼓鼓道:

    “你在豫州逛一圈之后,学会装糊涂了!是吧是吧?”

    陆林没站稳,眼见要砸在她身上了,眼疾手快的撑在她腰腹两侧,抬头讷讷道:“大汉未定,何以家为?”

    其实他早知道何皇后欲将万年公主许配给自己,从而将自己,绑在何氏外戚的战车之上。

    万年公主确实漂亮。

    但自己实在不想过早卷入皇室之中的纠纷。

    倒不是说斗不过这些人,只是太废心思,完全没有必要。

    此外,一旦成为皇室宗亲,并站稳何氏外戚这边,天下不知有多少目光汇集于自己。

    要知道,十八路诸侯已经快要赶赴洛阳,既然他们能讨董,自然也有可能讨陆。

    同时。

    自己的地盘很小,目前只有阳翟与荥阳两座大城,这对尚未完全立足的自己而言,风险太大。

    若是等局势稍稍稳定,不用何皇后暗示,自己也会主动向汉室正统靠拢。

    当然,这番考量不能明说,陆林俨声:

    “万年公主倾国倾城,然而末将只是宦官,地位悬殊,敢请娘娘三思。”

    “此外。”

    “万年公主也需思量其中利害,她同意了,末将必无微词。”

    何皇后皱眉正要再劝两句,突然见屋外走进一队人影,也只得闭口不言了。

    荀彧收到信鹤,得知陆林正在长秋宫,进门便拜:

    “启禀将军!”

    “董贼大败百里,本部一路掩杀,共斩获敌首八万有余,缴获无数!”

    “洛阳太平,司隶为安!”

    “行,知道了。”陆林摆摆手,他当然知道荀彧这是在冲何皇后提及战功,宽慰之余,更主要的意图还是震慑。

    “你迅速安排宫女迅速打理长秋宫,保证正常运转。”

    “还有,快请元华先生入宫。”

    安排完这些,陆林看了一眼何皇后,转身走出房间。

    夜色太晚,他索性在长秋宫找到自己原先的住所,凑合一晚。

    至于大军的驻扎,自然有荀彧与戏志才安排,完全不用自己废心。

    看见屋内颇为熟悉的布局,陆林感慨万千,六年前自己穿越到这里时,谨小慎微,唯恐走错一步,人头不保。

    但现在。

    我已是实质的万万人之上了。

    陆林从系统空间掏出大还丹与聚气丹,细口慢嚼之余,双手枕在脑后,闭眼悉心感受烛光投在脑海之中的一片光明。

    目前而言,只等洛阳稍稍缓过战场气氛,后天则可以辅佐刘辩登基为帝。

    界时,自己肯定会获得大量封赐,那自己要求一块不大不小的封地,完全可行。

    然后再率军仔细修整一番,准备大谋,最迟三年可成。

    想着想着,陆林突然感觉身旁多出一道靓丽身影,抬眸一看,正是泪流满脸的小环。

    “小林子!”

    感受到胸膛一阵柔软,陆林捧起小环的俏脸,激动道:“你怎么在这儿?整座皇宫都跑完了,我还以为你早早的出城避难了呢!”

    “我又没有家人,还能去哪儿?”小环趴在他身上,丝毫不顾女儿家的矜持:“再说了,皇后娘娘还需要我联络外界呢!”

    “那你刚才去哪了?”陆林抱住她,擦掉脸颊之上的簌簌泪珠。

    小环边哭边说:“当然是去探查谁的兵马在与董贼交战啊!但我没想到,居然是你打败了那个魔头!”

    倾诉过后,两人逐渐找不到话题了,只是灯花时不时哔啵作响。

    昏黄的光线,不禁让气氛一时变得粘稠,小环靠在陆林怀里,突然仰头说:

    “这些天。”

    “我好想你呀。”

    陆林没有回话,只是弹指打灭烛火,抱住小环缓缓倒入床榻,陷入一片旖旎。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洛水粼粼之余,禁军大营的篝火亮如白昼。

    虽然夜风拂过,但何苗的两鬓还是汗流涔涔,他看向军帐正中的刘辩,再三确认道:

    “末将耳背,敢请殿下再说一遍。”

    “舅父,我说得还不够清楚么?你真认为你的大将军之位坐牢了?”刘辩咬紧牙关,进逼两步:“陆林若是真的相信你,又为何会派荀彧潜入洛阳,私下联络吴匡?”

    “吴匡确实是长舅父何进的心腹部将,但现在宦官已悉数逃绝,他的复仇之心必然也已熄灭。”

    “那他搏完这场好名声,还有何动力向心何家?向心于你?”刘辩经过豫州剿灭黄巾蛾贼之行,性情大为成熟。

    同时,他又亲睹洛阳险些被董卓屠灭的场景,心境大开,更是从之前放浪形骸的公子哥,转变藏有心机的王储之材。

    现在他看何苗很是犹豫,深知何苗已被自己说动大半,立即补充道:“吴匡现在是禁军的实质领袖,他曾受何进的恩惠,难道不能再受陆林的恩惠?”

    “他的忠心并不可靠,伴随大舅父的死亡,只会日渐消磨。”

    “常言道,人死如灯灭。”

    耳听于此,何苗霎时感觉时局危矣,而自己变成下一位大将军的可能性,更是渺茫。

    他怔怔看向这位侄子,半晌之后,拱手平揖道:“还请殿下明示其中渊源。”

(https://www.biquya.net/id100711/40828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