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读史读人心 > 第四十七章 枝大于本

?这一章我们开始讲田氏齐国。我们知道,在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齐国是封给姜太公的。作为辅佐周武王定天下的重要功臣,姜太公自然得到了非常高的报酬。齐国从周王室强盛的时候就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国家。后来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就有了长足的发展。齐国由于自身的底子好,再加上有齐桓公这样的英主和管仲这样的贤相,所以齐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可是花无百日好,齐国后来也逐渐衰微,最后被大夫田氏所取代。那这个田氏是怎样取代姜氏的呢?

  

  这就使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野心家族崛起的过程。历史上这样的故事也不断的上演,剧情也差不多。我们从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呢?我们吗,慢慢道来。

  

  首先说这个田氏,还不是土生土长的齐国人,他是陈国国君陈厉公的儿子。陈厉公是一个非常荒*的人,经常到蔡国去*乱。就在一次去蔡国*乱的时候,被他哥哥的儿子杀害。陈厉公的死并不值得同情,因为他自己继位就是通过阴谋政变获得的。出来混的都是要还的。而且他是因为*乱而导致杀身之祸的。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然而,正如蝴蝶效应一般,由于陈国发生了政变,陈国一片大乱。后来陈厉公的儿子的陈完就逃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非常看重陈完,后来陈完死后,陈氏就改为田氏。而田氏最终成为了姜氏齐国的最大的祸患,最终取代了姜氏,成为齐国的国君。

  

  不过田氏取代姜氏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田氏代齐和后来的司马氏取代曹魏一样,只不过比司马氏取代曹魏的时间要长得多。

  

  但是田氏家族取代姜氏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收买人心。人心这个东西是最难征服的,但是一旦征服之后,这就是最最稳定的基础。

  

  那田氏都用了那些手段收买人心呢?由于这不是一代人的努力,而是祖祖辈辈不断积累的基业,所以我就不讲是谁做了哪些事情,就统称为田氏。

  

  首先就是收买普通老百姓的人心。手段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有效。很多时候,越简单的手段越有效。田氏使用的手段就是向百姓征收赋税时用小斗收进,赐给百姓粮食时用大斗。你说这个手段高明吧?说实话,没怎么觉得。因为做的实在是明目张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在收买人心。但是一个办法是否高明,并不取决于他有多复杂。而在于效果如何。愚蠢的姜氏对于这样的行为一点警惕性都没有。所以我们要说田氏的这一招很高明。

  

  其次是收买官员的人心。这一招比较有难度,不是花点钱就行的。毕竟官员都很有钱,而且对于官员来说,官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而能给他们官位的是国君。所以控制住官员就要比收买老百姓有技术含量。田氏是怎么做的呢?他跟姜氏讲:“施行恩德是人们所希望的,由您来施行;惩罚是人们所厌恶的,请让臣去执行。”这样做了五年,齐国的政权都归田常把持了。

  

  第三就是收买自己宾客的心。这一招是在是太厉害了,不过听上去也十分的恶心。挑选身高七尺以上的齐国女子做后宫姬妾,姬妾达一百多人,并且让宾客侍从随便出入后宫,不加禁止。,这时候的田氏叫田常,到田常去世的时候,姬妾生下七十多个儿子。这些儿子哪能都是田常生的呀,大部分都是那些宾客的野种。遇到这样一个大方的主子那些宾客能不拼死为他效力吗?

  

  当然,田氏还用了很多的阴谋诡计用来扩张和巩固自己的势力,但是他最重要的手段,或者他的杀手锏就是收买人心。最后田氏家族终于夺得了齐国的江山。这可以说是一个野心家成功的经典案例。

  

  老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田氏家族所做的工作就是竭尽全力攫取人心。而且,田氏家族获得民心的方式非常的全面,社会各个阶层都被他笼络到了。无论是威*还是利诱,他们玩的是炉火纯青。

  

  不知道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让自己的人越来越多,让敌人的人越来越少。这句话看上去有些扯淡,不过对于野心家或者政客来说,真的就是那么回事。所以古代的皇帝,或者说专制体制下的领袖人物,最最担心的就是手下的人有过大的势力。甚至只要有一点苗头,就要把它给掐灭。

  

  我们看田氏的三步收买人心的方式,几乎历史上所有的帝王都是极度警觉的,而且越是强势的帝王越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

  

  我们看第一条,田氏用小斗收税,用大斗赏赐。这一点也有人干过,比如著名的吴王刘濞,他因为他的封地有铜矿,非常有钱,就用自己的钱代替老百姓上税,就是的当时的皇帝汉景帝非常的不爽。我想汉景帝为什么那么着急的要削藩,而且把矛头最先指向吴国跟这件事情有着莫大的关系。诚然吴国是当时最大的封国,实力最强,对中央的威胁也就越大。但是帝王的心理一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想,如果明朝的燕王朱棣也这样搞,可能建文帝朱允炆,可能削藩第一刀就捅向燕王,后来也就没有所谓的靖难之役了。一个臣子如果太得民心,那么必然会引起集权制度下的皇帝的忌惮。萧何在刘邦出征的时候,勤勤恳恳,非常得人心,刘邦就特别警觉,甚至动了杀心。后来还是一个叫东陵瓜的人,给他出谋划策,让他贪污受贿,搞得民怨沸腾,这样才让刘邦放心,捡回了一条命。

  

  对于皇帝来说,最最重要的是要保住自己的皇位皇权。你贪污不要紧,只要不是非常过分,皇帝都能容忍你。因为这样你反而更容易控制。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失势时,为了保命就想尽办法让别人弹劾他贪腐。后来幸亏徐阶发现,告他贪污根本杀不了他,换了诬告他要和日本人联合谋反,才把严世藩给杀了,严嵩集团立刻土崩瓦解。严世藩的例子虽然荒唐,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事实反而没有用,诬告反而能成功。但是我们了解了帝王的心理之后我们就能够理解其实这件事情一点都不荒唐,非常合理。可悲的是,这实际上体现了社会的悲哀。好人想做一件好事,却通过正常途径根本不能够实现,只能依靠阴谋诡计达到目的。有句话叫不怕坏人干坏事,而是怕好人不得不干坏事。还有一句话叫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当然这话就讲远了,不过不得不说的是,专制社会就会出现这些看似荒唐实际上非常合理但是又极端黑暗的事情。

  

  再讲一个故事,就是汉武帝杀郭解的故事。汉武帝和郭解的地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个是江湖大侠,说的好听一点是大侠,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黑社会的老大。你说堂堂的大汉天子,为什么非要跟一个江湖人士过不去呢?再说人家没有干什么谋反这样的事情。原因就是郭解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在老百姓心中声望非常高,加上他人脉极广,甚至连卫青这样的人都要买他的账。这样的人对于像汉武帝这样的强势人物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汉武帝必欲除之而后快。

  

  再看田氏的第二步,利用掌握刑罚来控制官吏。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段,实际上,这一招别人也用过。宋国大夫子罕就用类似的方法架空宋国国君,继而控制宋国。我们知道,打动一个人最有效的东西就是利害。因为人性本身就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人用利害都不能打动,那这个人也就基本上属于油盐不进了,很难收买,或者说是说服了。而掌握赏赐权与掌握刑罚权哪一个更能有效的控制一个人呢?因为人是有这样一个特点的。比如有一个人干了一件好事,值得赞赏的事情。当时这个事情不一定非要给与赏赐,属于在赏与不赏之间。对于做这件事情的本人,他必然认为自己应当得到赏赐,所以你赏赐他了他未必对你有感恩之心,但是如果你不赏赐他,那他一定会恨你。再退一步讲,赏赐无非就是一点钱,钱这个东西一般情况下对于官员来说并不是那种离开了就不能活了。真的对于一个人来说要是少了点钱就不能活的话,那这钱就不能叫赏赐了,该叫救济了。而刑罚就不一样了,一个人要是犯了一个错,可罚可不罚,那如果罚了,那这人一般也不会有什么脾气,但是如果没有罚,那他一定会对没有惩罚他的人感恩戴德。在专制社会,官员们要想不犯错是太难了,因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所以掌握刑罚权,就是拉拢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犯了错,田氏宽恕了他不跟他计较,那这个人肯定对田氏感恩戴德。而且在专制社会,掌握刑罚的人还可以捏造罪名,肆意的打击政治对手,排除异己。可以说刑罚权牢牢的掌握在某个人手中,某个人就掌控了朝廷。有个词叫生杀予夺大权,这个权力就是皇权的一种代名词。赏罚大权必须同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才有威严。而且正常的君主是不可能把刑罚权交给别人的。我们听说过古代皇帝会以皇后的名义,太子的名义赏赐一些人,但是他会以皇后或者其他一些人的名义去剥夺一个大臣的官职,或者杀掉一个大臣吗?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这里的齐国国君居然把这样重要的权力交给田氏,那还有什么不能送给他的吗?

  

  再看第三点,田氏为了拉拢人心,居然将自己的女人和宾客们分享。虽然我们知道那个时代的性是非常开放的。但是再开放也还不至于把自己的女人送给别人玩吧。这不是田氏找了一帮妓女回来,大家开个*乐呵乐呵。可见田氏为了夺权,什么都豁的出去。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出,田氏和这些宾客的关系铁到一个什么地步,今天有句话叫三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俩人关系再铁,也不会把自己的老婆送给别人玩吧!田氏和这些人可是玩自己的姬妾,可见他和这些宾客之间是什么关系,田氏是不是想让他们杀谁就杀谁呢?

  

  强枝若干,或者说末大于本对于专制国家来说是大忌。因为在专制体制下,并没有什么义务可言,谁实力强谁就是老大。就跟动物园的猴子似的,你有实力你就是猴王,你没实力,就会被新的猴王赶走或者咬死。我们现在就非常理解为什么唐朝后期以至于五代十国时期,那些节度使根本不听皇帝的原因。因为我不听你的,你也奈何不了我。而我们现在也非常能够理解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将边将的兵权财权全部收归中央了。那是因为赵匡胤太明白在专制体制下实力就是一切。对于一个君王来说,什么权力是不能分给别人的呢?首先是兵权,这是一个君王能够坐稳屁股下那把椅子的基础。其次是财权,没钱没人听你的话。再其次是人事权,一个人的升降你不能掌握,那人家肯定不会拿你当回事。而我们的齐国国君,愚蠢的将这三个权利统统送了出去,姜氏齐国不被田氏代替才有鬼呢?

  

  实际上我们从姜氏齐国的覆灭也可以看出,专制国家为什么不能长久的原因所在。因为在任何时候,实力都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实力这个东西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实力必然会有盛衰的变化,你实力强的时候,你就说了算,你实力弱的时候你就靠边站。而在专制社会并没有一个文明的制度,就是胜者通吃,所以强者对弱者的戕害如果看得多了,也就变得麻木了,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一个人处于强势,他就认为他作威作福是理所应当,一个人处于劣势,他想的就是怎么样我变成强者,然后由我来作威作福。所以专制社会往往也是代表着野蛮。

  

  那相对于专制社会的民主政治,是什么样的呢?民主政治的通俗一点讲,就是选票政治。每一张选票都是体现着一个具体的人的意志。这种意志是本人内心的呼声,是别人强加不了的。而一个人实力再强,他在有钱,选民不选他,他也没戏。正因为是民主政治,所以他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私人部队,因为军队是属于国家,属于全体国民的。当然有人要问,会不会因为选票政治,是多数人决定,所以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呢。这种可能性当然有。但是,民主政治有一点好处,就是它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当人们体会过多数人的暴政之后,自然就会反思,然后重新立法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是美国做过的坏事、蠢事也不少。比如美国当年就有过《禁酒令》,让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变得黑社会肆虐。但是正是因为民主政治的自省能力,所以后来废除了《禁酒令》这一恶法。所以一个国家如果发现很多的问题,我们就更加期待民主的到来。

  

  同样民主政治也不存在所谓枝大于本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存在枝与本的问题。例如美国的州长和总统之间根本就不是上下级关系,总统不能任命州长,州长也不需要听从总统的话,当然州长更不会有推翻总统的念头。因为你是民选,我也是民选。我要是相当州长,那我完全可以和你竞选,我怎么会想到要用军事手段,暴力手段去推翻你呢。这成本得有多高呀,而且对我的名声也不好听。所以在民主国家,或者民主体制下,权力只有一项功能,也只有一个用途,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他也没有别的用途,也没有机会有别的用途。要想通过权力去获得别的好处,如财与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如果是一个追求财色的人在民主国家掌握了权力,那他得哭死,根本就没有机会获得这些。要想获得财色,那你完全可以去做生意,你何必干这个特别容易吃力不讨好的活呢。

  

  所以要想避免一个国家出现像田氏代齐这样情况出现,那么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让这个国家的体制变成民主体制,让姜氏与田氏不存在枝与本的关系,这样就不会有枝大于本的危险。同样对于政治人物也是一种保护,他们不会生活在猜忌当中,也不要时刻担心自己会被手下害死。

(https://www.biquya.net/id10298/602194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