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6 > 第四十四章 姥姥那些过去的故事

李丽娟赶紧把诊室跟院子连着的那道门关上。

    小叔小声的问:“这是谁来了啊?”

    李丽娟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一会刘大夫过来了我跟他说说咱们就回家吧。”

    刘大夫一脸怒气的从北屋出来,看到诊室里的李丽娟跟小叔,站在院子里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怒气,转身进了里屋,从里屋拿着几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线装书出来,进了诊室,对李丽娟说:“娟娟啊,爷爷跟奶奶要出门一段时间,这几本书你拿回去看,有些字是繁体字,你要是不认识就找人问问,先好好看看,等过了年回来我给你好好讲一讲。”

    李丽娟把准备送给刘大夫老两口的东西放到药柜前面的柜台上,说:“刘爷爷,这是我在大集上买来送给您跟刘奶奶的。”

    刘大夫看着那些东西,叹了口气,说:“我跟奶奶谢谢你了,回去好好看书,你现在还小,把基础打好了对你以后有好处。”

    李丽娟把那几本书放好了,把诊室里面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之后,这才跟刘大夫还有刘奶奶告辞。

    这才上午十点来钟,姥姥带着明明在家里,李母带着**去街上赶集了,李丽娟知道姥姥喜欢吃柿饼,把买来的那包柿饼放到炕桌上,说:“姥姥,快来吃柿饼了啊。”

    姥姥拿起一个柿饼,小小的柿饼,鸡心的形状,外面一层白霜,轻轻的掰开,里面是金黄色的瓤,一拉还带起一些丝,看着就好吃。

    姥姥咬了一口,点了点头,说:“真甜!”

    李丽娟笑着说:“姥姥,您觉得好吃就多吃一点,我买了好多呢。”

    姥姥叹了一口气,说:“我还是被你大舅爷寄养在山里的时候吃到这个的呢,我们老家那边这个不多见,我刚被送到那里的时候,心情不好,我那个养母,就给我一个柿饼吃,真甜,他们那边的山上很多柿子树,每年秋天的时候就去山上摘柿子,树上结的多,吃不了,就削了皮做成柿饼,到了秋天的时候啊,你看看吧,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一串红彤彤的柿饼,看着好看,看着心里也觉得暖融融的。”

    李丽娟靠在炕桌的另外一边,托着腮听着自己姥姥讲那些过去的事情。

    姥姥叹了一口气,  说:“我还记得有一年,鬼子经常去附近扫荡,柿子树上那些柿子都不能摘回来,眼看着柿子一个一个烂到地上,那一年过年的时候想要用个柿饼来辞灶都挺困难的,我那个养母家里,还是我去山上摘了百十来个柿子,用刀子一点一点的削了皮,挂起来晾成了柿饼,这一想啊,真是好多年了。有些人呢,那些陪着自己过最难过的时期的东西不喜欢,我跟他们就不一样,我就喜欢,我觉得那个时候苦是真的苦,就是这些柿饼啊,让我们尝到那些甜,以后每年过年我都要买些柿饼放到家里,想起来就吃一些,你们姥爷知道我喜欢吃这个,每年都托人从山里买一些好的放到家里。”

    姥姥看看认真听着自己说话的外孙女,笑了笑,说:“  娟娟啊,人这一辈子很短的,姥姥经历过很多的事情,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姥姥啊,没有别的希望,就希望你们这些孩子啊,能够快快乐乐的长大了,以后的时候都平平安安的。”

    李丽娟笑着说:“姥姥,以后我们一定都会平平安安的,姥姥,这里还有糖瓜呢,您也吃一个尝一尝,很甜的。”

    姥姥笑着拿起一个,手工熬制的麦芽糖做的,里面杂质比较多,但是却有很浓郁的麦芽糖特有的香味,吃一口,粘牙。

    明明在炕上坐着玩自己的玩具,看到姥姥吃东西,爬到炕桌边,拿起一个柿饼就往嘴里塞,姥姥笑着说:“明明,你咬下来能吃得了吗?”

    柿饼外面那一层霜挺甜的,明明吃到嘴里,觉得很喜欢这个滋味,硬是从柿饼上面咬下一块,含在嘴里用还没有长出大牙的牙龈一点一点的磨着。

    李丽娟说:“姥姥,咱们应该给明明准备磨牙棒了,他这个时候,正是出牙的时候,得用东西摸着牙花子才行呢。”

    姥姥说:“谁说不是呢,这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东西啊。”

    李丽娟想到那些塑料或者是硅胶制作的磨牙棒,这个时候别说是买了,估计都没有能够制作出来的,科技不发达,塑料现在还是精贵的东西呢。

    一下子想到刚才在大集上看到有人卖地瓜干的,可不是生地瓜切成的片晒成的地瓜干,而是地瓜煮熟了之后切成条晒成的地瓜干,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零食,刚才在大集上李丽娟嫌那个咬着费劲,没有买,咬着费劲不正好拿来当磨牙棒用吗?而且那地瓜干还很劲道,没有好牙口也不好咬下来。

    李丽娟说:“姥姥,我去集上买些地瓜条子回来吧,那个给明明咬着玩。”

    姥姥说:“那个倒是磨牙挺好用,  就是害怕明明这小牙再咬下来噎着自己。”

    李丽娟一想也是,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刚长出前面四颗牙的小家伙,那四颗小牙的威力可不小呢,姥姥说:“等你爹回来了,让他给找一块小木头,磨两根手指粗的小木棒,也不要太长了,让明明拿着玩就行,那个没有滋味,他也就是牙花子痒痒了拿着磨磨牙,牙花子不痒了没有滋味他也不会想着拿来咬着玩的。”

    李丽娟笑着说:“姥姥,还是你想的多呢。”

    李丽娟跟姥姥在家里说着话,就听到外面有人喊,李丽娟赶紧出去,就看到乡里邮局的邮递员拿着两张单子,对李丽娟说:“你们家大人不在吗?”

    李丽娟说:“我姥姥在家呢。”

    邮递员家是附近村子里的,自然知道李家老大丈母娘常年跟着住在这里,笑着说:“这是你们家的两张单子,需要到乡里邮局自己去取,跟你爸爸妈妈说一声,让他们抓紧去取,我们那边快要放假了。“

    李丽娟答应一声,谢过之后拿着两张单子就回了屋里。

    姥姥看到李丽娟拿着单子进了屋里,问她:“娟娟啊,谁啊?”

    李丽娟说:“姥姥,是邮局的人来送单子,说他们那里有咱们家两个包裹,让我爸爸妈妈去取回来呢。”

    姥姥说:“哪里寄过来的啊?”

    李丽娟看两个单子的邮寄地址,一张是从大西北寄过来的,把那张单子递给姥姥,说:“姥姥,这个是舅老爷寄过来的东西。”

    又拿起另外一张看了看,是邮寄地址是省城,说:“这个是从省城寄过来的,也不知道是谁,是不是大姑啊?”

    李丽娟想到如果是大姑的话应该寄给奶奶或者是小姑那里,没有必要寄给自己家啊,倒是姥姥,听到是省城寄过来的,脸色沉了沉,说:“上面有没有邮寄人的姓名啊?”

    李丽娟看了看,上面没有写,说:“姥姥,没有呢,待会我妈妈回来了我们去把东西取回来不就知道了吗?”

    姥姥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等到李母回来了,娘俩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就去了乡里的邮局。

    乡邮局就在乡政府的附近,两者都在大集的北边,到了之后,邮局的人对照着单子就从里面取出两个用白色的厚棉布做的大袋子,两个袋子的重量都不轻,看着娘俩的自行车,邮局的工作人员把稍大一些的放到李母的行李架上,那个稍微轻的就放在李丽娟的自行车行李架上,李母担心李丽娟带不了,谁知道李丽娟骑着自行车就往家走。

    等到把俩大布袋弄到屋里,李母累的大喘气,先把大舅姥爷寄回来的那个布袋拆开了,里面都是西北那边的一些特产里面还有一封舅老爷写的信,让姥姥过年暖和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取他那边多住些日子,姥姥看着信,再看看东西,心里很是难过。

    大舅姥爷这个人,当年就是因为姥姥的父亲当过他的老师,在他需要人帮助的时候拉了他一把,再加上后来姥姥的父亲临终托付,他真的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姥姥当成自己的亲妹妹看待,这么多年,舅老爷为姥姥做的已经很多很多了。

    姥姥叹了口气,对李母说:“明岚啊,你大舅的恩情,我这辈子是还不清了,要是我先他一步走了,你一定要把你大舅当成是你的亲舅舅照顾,他没有孩子,我希望你能够劝说他搬过来跟你一起住,你给你大舅养老送终。”

    李母点了点头,说:“妈,我一定会这样做的,你放心好了。”

    姥姥擦了擦眼睛,说:“再看看这个是谁寄过来的,如果真的是他寄过来的,你收着就是,以后他给你什么你就收着,这都是他欠你的。”

    李母听了,手里的动作停下来,说:“妈,我的爸爸姓赵,我就那一个爸爸啊。”

    姥姥笑了笑,说:“没有让你再认个爸爸,那是你血缘上的爸爸,他现在心里愧得慌,他不是想要做这些让子的良心债减轻一些吗,那些东西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我想明白了,他给咱们就要着,想要咱们原谅他,不可能,这些东西咱们不要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去。”

    李母还有些犹疑的说:“妈,这样做好吗?”

    姥姥说:“没什么好不好的,咱们就算是把东西再给他寄回去,能说明什么呢?没有必要跟他吵吵活活撕撕巴巴,这样显得咱们也不大气。”

    李母说:“妈,咱们留下东西不显得咱们稀罕东西吗?”

    姥姥冷笑一声,说:“就是稀罕怎么了?那个君兰我很了解她,是个把东西看的很重的人,这些都是你的生父给你的东西,给你了,你就大大方方的收下来,就是让她心里不舒坦才好呢。”

    李丽娟说:“姥姥,那个君兰我见过,看着就是个善茬。”

    姥姥说:“她要是个善茬当年我还能差点就没命了吗?柳晋东这个人我知道,最自私不过的一个人,也是最要脸面的一个人,不知道你归不知道你,既然知道你了,那就一定得做一些表面的文章,咱们没有必要装的那么清高,跟他们这些人,清高只会害了你。”

    李母叹了口气,说:“妈呀,他们这些人怎么这么较劲啊,活得累不累。”

    姥姥说:“他们这些人啊,就是从这些事情里面找存在感呢,他们的生活跟咱们不一样,咱们啊,管他们做什么,就是关起门来平平安安的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李丽娟可是领教过那个君兰的心机,上一世就连程源都没有查出君兰,足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能忍,非常有心计的一个人,人也很精明,李丽娟觉得如果没有那次的偶遇,如果自己没有经历过上一世那些事情,没有领教君兰不为人知的狠辣,一定也会觉得君兰就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医生,做的最为人所不齿的也就是逼着自己老公的原配离婚远走他乡,但是这是因为她跟她的老公是真爱,只是因为一些人不能左右的历史原因才分开的。

    李丽娟曾经仔细分析过现在的局面,有柳晋东在,最重要的是有舅老爷在,柳晋东不敢乱动,君兰就更不敢乱动,柳晋东不是不知道君兰的为人,不是不知道君兰的所作所为,柳晋东如果没有这点判断也不会走到今天的这个位置,只是因为那个时候君兰所在的这一切都是能够给他们柳家带来利益,所以柳晋东才没有说话。

    但是现在呢,大舅姥爷跟姥姥重新联系起来,最重要的是大舅姥爷现在身居高位,柳晋东惹不起,也不会让君兰来找姥姥的霉头,柳晋东很清楚大舅姥爷  对姥姥,这个异姓的妹妹是多么的重视。

    按着姥姥说的柳晋东的为人,李丽娟相信柳晋东自从知道姥姥的消息之后就派人过来详细的了解过李家的人,他自然能够知道大舅姥爷对李家的重视,在这个时候,柳晋东只能跟李家人搞好关系,甚至,李丽娟相信柳晋东现在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作秀,是做给大舅姥爷看的。

    想到这里,李丽娟对李母说:“妈,既然人间想要演戏,咱们为什么不帮着搭个人场呢?我看姥姥说的对,你跟小人讲清高那不是给瞎子抛媚眼吗?”

    李母说:“行,我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样我就怎么样,我可先说好了,这些东西我可不用。”

    李丽娟说:“好,你不用就不用,咱们可以拿来送人啊,反正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送人也不心疼。”

    姥姥笑着说:“我可跟你们先说好啊,柳晋东这个人是个爱面子的,既然要给自己做面子,那送的东西价值可是不低的啊,你们要是舍得,送出去是没有问题的。”

    李母没有再说别的,直接拿着剪刀把袋子剪开了。

    看到里面的东西,李丽娟只觉得这个柳晋东真的是下足了本钱的,东西琳琅满目,有些东西应该是在外面买的,因为李丽娟从一个手链的包装盒上面看到了港岛那边一个很有名的店铺的名称。

    姥姥巴拉一下,找出几块布料,布料实在是华贵,李丽娟看不出来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但是布料看着价值就不一般。

    姥姥说:“柳家有人在港岛那边,听说当年有两支带着家里大半的财产去了那边,这些年发展的很不错,看样子这些东西应该是从那边买回来的。”

    李丽娟对姥姥吐了吐舌头,说:“姥姥,你真厉害。”

    姥姥叹了口气,说:“柳晋东是柳家长房长孙,我嫁进他们家是被他们家当成当家主母来培养的,那几年,我真的学到很多东西,那几年,为了让我学会那些东西,柳家人也是下了力气,唉,我也是吃了不少苦啊。”

    李丽娟说:“姥姥,既然培养了你,怎么还逼着你跟柳晋东离婚呢?”

    姥姥说:“那个时候形势很不好,柳家留下来的人迫切的需要别的势力拉他们一把,我已经没什么利用的价值了,再加上那个时候君兰家里有几个人上升的很快,自然是想要把我踢了让君兰进门,正好我进门好几年没有给他们家生个一儿半女的,就被踢出门了。”

    李丽娟摇了摇头,说:“唉,好一出豪门恩怨的大戏啊。”

    姥姥听了笑着说:“柳家算什么豪门啊,真正的豪门才不跟柳家一样呢。”

    李丽娟说:“姥姥,真正的豪门什么样呢?”

    姥姥说:“豪门啊!“说完了看了李丽娟一眼,说:”你这个孩子,打听这么多做什么,赶紧帮你吗分一分东西,这几块布料给你小姑送去让她做几件衣服卖了,还有这些手表手链的,找个人帮着卖了就是了。“

    李母听了,点了点头,说:“我看这都是好东西,一定能卖很多钱的。“

    李丽娟有些心疼的看着东西,其中有几样东西可是限量版的啊,但是姥姥已经发话让都给卖了,自己也不能说什么了,只能是忍着心疼帮着李母把东西都归拢了一下。

(https://www.biquya.net/id107694/3105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