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6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哭诉

大年初一满村里拜年,大家见了面除了问好拜年,也会八卦几句,从昨天下午开始,村里的八卦主角就是庆伟的娘了。

    大家都觉得庆伟的这个娘啊,真的是没脑子的,她的大儿子二儿子已经把她从自己家里赶出去了,要是别人,那就真的一拍两散,你不要我我也不要你了,但是她不一样啊,用二婶的话来说就是,她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让两个儿子承认自己,就是为了让两个儿子家里的孙子们承认自己,为了这个存在的意义,做了那么多没脑子的事情。

    李丽娟跟着自己的妈妈还有两个婶子,去街上一些长辈家里拜年的时候,大家寒暄两句,坐下之后就开始说庆伟娘的事情。

    跟李母关系比较近的几个大娘婶子,都说庆伟的娘就跟猪油蒙了心一样,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她一点看不出来,这要是放在别人的身上,那就得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老伴,对庆伟还有庆梅好一些,还有庆梅的闺女,人家是没有办法放在这里上学的,平日里都是庆伟的爹给照料,她作为孩子的姥姥从来不管孩子吃什么喝什么,先不说庆伟现在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了,这以后那是一定会有个好工作,一定能过一份好日子的,放着好日子她不去巴结,巴结自己在村里种地的俩儿子,关键是那俩儿子还有俩儿媳妇都是不是什么好人,如果他们是好人还能把自己的亲娘亲婆婆给赶出家门求吗?

    碍于庆伟,李母都是笑着听别人说,从来不插言,这么些年,李母跟庆伟接触的多,已经把庆伟看成自己家里的孩子看待了,别人说他的闲话,李母不能阻止,但是能控制自己不去跟别人一样说啊,李丽娟看到自己妈妈的表现,自然是明白怎么回事,也是笑着陪着在一边听着,拜年走到半道上,丽霞已经带着**还有丽青丽红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玩了,就是李母还有二婶三婶带着李丽娟串门子拜年了。

    终于是走了一圈,李母妯娌三个带着李丽娟就回了奶奶家里,正好陈庆梅跟陈庆伟在呢。

    看到八卦的主角之一在,李母倒是没什么,二婶跟三婶笑了笑之后,才把自己的表情给转换过来了。

    奶奶说:“你们来了正好,陪着庆梅还有庆伟说说话。我得去屋后你们大奶奶家里看看去。”

    李母说:“行啊,娘,您去您的就好,我们在这里陪着坐一坐。”

    陈庆梅站起来,说:“我们还得去别人家里拜年了,就先走吧。”

    二婶跟三婶赶紧拉住,说:“年前家里忙,都没来得及找你说几句话,正好趁着这个空咱们好好的聊一聊。”

    李丽娟已经把康桌上的茶水给换了,换了新的茶叶,泡好了之后放到炕桌上,又给上了一些瓜子花生糖果。

    陈庆梅看了看陈庆伟,陈庆伟说:“大姐,咱们就在大婶子家里坐一坐吧,反正出去也没什么事情。”

    陈庆梅叹了口气,说:“大嫂子,二嫂子,三嫂子,想必你们也听到了,我娘要撵着我带着孩子走到事情吧,唉,村里人都看笑话了。”

    李母说:“你又没做错什么事情,还怕别人看笑话吗?听嫂子的,不要去管那些人说什么,咱们啊,过好自己的日子,带好两个孩子就行了。”

    陈庆梅叹了口气,说:“要是所有人都跟大嫂子似的这么想就好了,我都不敢出门,有去我爹那边拜年的说我真的不该带着孩子回来呢,可是我们不回来,能去哪里呢?”

    李母说:“你呀你,你听他们说这些做什么,你事业做的好,后面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在外面买个大房子,到时候把你爹娘接过去过年,别人不就说不出别的来了吗?”

    陈庆梅说:“我这半年的,哉外面见识过之后,才觉得原谅我就跟井底下的蛤蟆一样,眼睛只能看到头顶的那一点点的地方,走出去了,眼界宽了,心也跟着大了,再回来这里,我觉得有些不习惯了,不是说生活上不习惯,是一些想法还有看法,我觉得村里很多人过的太封闭了,他们应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才对呢。”

    三婶说:“对啊,就是这个理。”

    陈庆梅说:“原来我不是下地干活,就是在家里干活,我一年到头干了那么多的活,还赚不出好来,我一直觉得是我做的不好,后来我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是因为我没有经济基础,手里没钱,手里没钱了,谁都能看不起我,我手里有钱了,觉得腰杆子硬了,结果我娘非得让我把钱都给我两个兄弟,我娘跟我说家里还是得我那两个兄弟顶门立户的,我不答应,我娘就非得让我昨天带着孩子走不行,说嫁过人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过年,大过年的我带着孩子去哪里呢,嫂子们,我真的是难过极了。”陈庆梅说着说着哽咽了,李丽娟知道这是要把自己的委屈说给别人听的,看看陈庆梅面面前的茶碗里面茶水少了,赶紧又给倒上。

    陈庆伟说:“大姐,你说这些做什么?不还是有我跟咱爹呢吗?”

    陈庆梅擦了擦眼泪,说:“人家受了委屈,都是能够到娘家去哭诉一下,就算是不能给把委屈找回来,也能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让心里松快送快吧,你看看我,我去找谁说啊,我不说要憋死吗?”

    李母说:“庆伟,你大姐跟我还有你几个嫂子说说挺好的,  她说的很对,这村里巴拉巴拉,她不说给我们听,还能说给谁听呢?”

    陈庆伟没有再说什么,陈庆梅用手背擦了擦眼里的泪,说:“大嫂子啊,我这心里是真苦啊,我们家陈珏那是九死一生的才救了回来,就是救回来了人家医生还说有五年的观察期呢,五年之后才能看看是不是真的救回来了,我带着孩子去治病,孩子的奶奶还有爹什么都不管,我们就这样离了婚,我带着俩孩子走了,也就是你们家振琼可怜我,让我帮着干点活,挣钱养活我们娘仨,我满以为我能挣钱了,回来了我娘能高看我一样的,谁知道我娘竟然听了我两个兄弟媳妇的话,逼着我把钱给他们,凭什么啊,我孩子病的要死了找他们借钱一分都没有啊,我这会有钱了,他们就得把钱要过去,不给钱就撺掇着我娘赶我走,大嫂子,我是真的难过啊。”

    李母说:“我们知道你不好受,不为了别的,就为了你的两个孩子,你也得咬着牙好好的干才是啊。”

    陈庆梅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说:“我知道啊,我知道这两个孩子就是我的希望,我一定会把他们好好的抚养大的。”

    二婶说:“你也不要难过了,你不还有庆伟吗?庆伟现在念书看不出来,但是以后还能给你使不上劲吗?庆伟成绩好,又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以后一定能够帮着你一起扛一下的。”

    陈庆梅摇了摇头,说:“二嫂啊,庆伟没结婚还好说,等以后庆伟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我还能事事都麻烦他吗?唉,我们家这个情况,我爹年纪大了,我娘呢又是那么一个人,我就怕以后会影响我们家庆伟的婚事啊,特别是我娘,好赖不分的,人家过来打听打听有这么一个不好伺候的婆婆,人家的闺女也是自己的爹娘精心的养活大的,知道婆婆不好相处还能放心的嫁给我们庆伟吗?”

    李母说:“你不要想太多了,庆伟结婚还早呢,他这会才二十岁,离结婚的时候还早呢,说不定庆伟找个厉害的媳妇,把你娘管起来了呢?”

    陈庆梅听了,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那个娘啊,脑子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她心里就只有那两个儿子,我们这些就跟捡来的一样呢。”

    三婶说:“你知道你娘的为人了,以后的时候挣了钱在外面买个房子,把你爹接出去,让你娘自己在村里住一段时间试试,也或者是让你娘跟着你去外面,你娘离你那两个兄弟远了说不定就不这样呢。”

    陈庆梅说:“那我使使劲,争取早点买个自己的房子,把我爹娘还有孩子们都接过去。”

    又说了几句话,陈庆梅姐弟就告辞走了,李母赶紧带着两个弟媳妇做饭,中午大家吃了饭就得赶紧回家了,晚上还得去几户人家家里拜年呢。

    奶奶回来看到陈庆梅跟陈庆伟走了,叹了口气,说:“我就知道这个姑娘想要找人说说话,人到了这个时候啊,有些话憋在心里难受,我一个老人家又跟她说不到一处去,你们几个当嫂子的跟她说说话倒是好的。”

    李母说:“跟我们说了半天,我看她是害怕以后的时候庆伟找媳妇不好找呢,人家过来打听着有个难缠的婆婆,嫁闺女的时候不得掂量掂量吗?唉,庆梅这个姑娘啊,为了自己的弟弟也是操了心了。”

    奶奶说:“他们家五个孩子,也就是大儿子二儿子像有娘的孩子,其余那三个,从小就不得自己的娘的喜欢,能过什么好日子啊,庆梅琢磨的很对,她们的娘指靠不上的,庆伟说媳妇的时候不就得她这个当姐姐的出面吗?”

    李丽娟说:“对了,我怎么没有见过庆伟的二姐啊?”

    奶奶叹了口气说:“庆伟的二姐好像是叫庆兰,话比庆梅还少呢,前几年的时候过年还回来看看,这几年倒是不见怎么回来了,我听村里人说,庆兰嫁的人家还不如庆梅呢,而且庆兰的男人年纪大,腿还不好,家里日子过的很紧吧,当年为了能给这个瘸吧儿子找媳妇,家里借了很多钱,庆兰嫁过去就帮着挣钱还债,结婚好几年了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过年来了庆伟的娘对人家没什么好脸色,回回那样人家还过来做什么呢?”

    三婶说:“真是作孽啊,闺女多好啊,是娘的小棉袄,怎么能舍得这样对待呢?”

    奶奶说:“我个我还真知道呢,早些年的时候我可是听村里人说过,庆伟的姥娘家就是重男轻女的,庆伟的娘在那样的一个家里长大,自然是也是重男轻女,两个女儿都不拿着当人看,庆梅跟庆兰小时候都是跟着他们的奶奶长大的,后来庆梅的奶奶没了,  俩闺女跟着自己的娘,真的是遭了罪了,到了年纪就被嫁出去换了彩礼,唉,有娘还不如没娘呢。”

    二婶说:“我们都是有闺女的人,就看不得作践闺女的,咱们家的闺女金贵,我就恨不能被人家的闺女也是跟咱们家的闺女似的,被人捧在手心里。”

    奶奶说:“都是女人啊,都是从姑娘过来的,何苦要让自己的孩子再遭那份罪哦。”

    李丽娟说:“可不是所有的人都跟你们一样想得开呢,也就是这几年女孩子的地位才普遍的提高了,这要是在以前,可不是谁家的闺女都跟现在一样,又能上学,又能这样那样的。”

    李母说:“我们那个时候在城里,谁家有男孩有女孩的,家里老人有了什么好吃的大部分都是先紧着男孩吃,极少有人是先紧着女孩子吃的。”

    三婶说:“我们家是因为两代就我一个女孩子,稀罕,这才拿着娇惯,我们村里跟我一般大的那么多姑娘,就我这独一份呢,我们女孩子,能去念初中的也不是很多,大部分念完了小学就回家干活了。”

(https://www.biquya.net/id107694/31066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