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四哥造反,我打天下! > 第一百二十章 御辽之策,攻心为上

  击溃辽东军之后,朱桓马不停蹄东征。
  辽东军全线崩溃,杨文被俘,这也将祁王府推向了巅峰。
  如今祁王府,在收编了辽东军之后,可战之士足足有十五万。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面对如日中天的祁王府,  溃败之后的辽东全境,根本凑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能去挡住朱桓的步伐。
  朱桓直接推平了,攻下辽东都城辽阳,并派兵遣将,以辽阳为核心,向辽东全境覆盖。
  中路辽阳,西路广宁,  北路沈阳,南路盖州,  东路开州。十五万大军,就像是满天星辰一样的扩散,将辽东彻底的控制在祁王府手上。
  而朱桓本人,此时正在乔迁新居。
  辽东原来的藩王是辽王朱植,朱植对于自己的地盘,打理的那叫个精致。他对于带兵打仗可能不是太擅长,但对于守成之道,那真是罕见的神人。
  朱植就藩之后,在缺钱缺粮的情况下,硬是把辽东给撑起来了,于广宁修建辽王府,养精蓄锐。明明是缺粮之地的辽东,却在他的打理之下,不仅能自给自足,  甚至还可以回馈朝廷。若非如此,  杨文也不可能数次兵止永平后还能稳固大局。这也便宜了朱桓,不必再担忧粮草之事宜。
  未来有一句话,叫“女真不满万,  满万不可敌”,但是在明初的辽东军面前,女真就是个狗几把。
  洪武二十八年,都督佥事宋晟率领辽王府中护卫,都督刘真率领宁王府中护卫,指挥庄德领三万卫军马北上黑龙江,对归而复叛的海西兀者女真酋长西阳哈进行猛攻。
  明军进逼至忽剌江,随即兵分三路。宋晟率领的辽王府护卫由西北同河进至阿阳哈寨,试图对西阳哈进行包围。可惜得到消息的女真人不敢应战,逃之夭夭,最后只抓获了女直镇抚管三并其男女六百五十余人,马四百余匹。
  朱植养精蓄锐多年,将辽东军推到了巅峰,兵强马壮,银粮丰裕,这是他人生中最为高光的一段时间,他如同一头猛虎一般巡视着整个辽东。
  按照老朱的布局,  当时在辽东重镇开原则有韩王的安东中护卫,沈阳则有沈王的沈阳中护卫,  日后等韩王朱松、沈王朱模成年以后就藩,  辽东三王并封。辽东明军向北可以随时北上,震慑女真各部,或者对蒙古各部实施迂回打击!
  如果关内有警,辽东明军也可以即刻增援。至于南面的高丽国或者后来的朝鲜国,更是不在话下。
  只可惜,随着朱元璋的去世,新即位的朱允炆削藩,朱棣奉天靖难,辽王被迫还京,老朱在辽东的精心布局就此化为乌有,可惜可叹。
  虽然被老朱寄予厚望的辽王崩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朱桓继承了朱植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业。
  辽东军溃败,虽然降卒无数,但仍有不降俘虏两万,朱桓没让这些人闲着,直接丢到辽阳去给他修建祁王府了。
  在朱桓未来的布局里,辽阳,才是辽东真正的心脏。
  这些俘虏不愿给朱桓卖命,他也不强求。但若是要白吃粮食不干活,那可真是太生草了。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这些俘虏便成了辽东规模最大的劳动力,不过朱桓更喜欢称之为“搬砖军”。这些搬砖军不想给他打仗,可以,那就去搬砖吧!
  两万人修建新祁王府,效率还是很迅速的。
  而在新祁王府修建之前,朱桓便毫不客气的住进了位于广宁的前辽王府。
  短期来看,广宁的地理位置比辽阳更适合统筹全局,因为此时朱桓的重心不在于北部的蒙古各部、女真各部以及东部的高丽国,而在于去应对朱棣的燕师。
  若是抵挡不住朱棣,那后话都是扯淡。
  ……
  “收编的辽东军的数量,有点超乎本王的预算了啊。”
  位于广宁的辽王府上,朱桓在院子里摆了一张红木八方桌,一边烫火锅一边看着吴起呈现上来的军报:“共收编七万八千九百余辽东军,这将近八万的总数比祁王府的军队还多啊。”
  山海关一战后,前前后后收编的辽东军总和将近八万,而祁王府祁四虎麾下兵马外加上从金陵一路打到永平加起来的军队也才不过七万多,这当中祁四虎的军队才不过五万出头的样子。
  “收编的辽东军虽然已经表示归属祁王府,但若逢大战,恐怕会出问题啊。”吴起皱眉说道。
  “大问题是出不了的,现在南军已经没了,他们若是要叛出祁王府,要么自立为王,要么投降燕王府。”朱桓摇头说道:“若是自立为王,他们没这个胆子,因为无论本王与四哥之间的矛盾有多深,若是有人胆敢异姓封王,燕王府和祁王府都会联合起来,将这个苗头给掐断。”
  朱桓和朱棣之间再怎么闹问题,那也是自家亲兄弟的问题,这天下无论归谁,那都是姓朱,是先帝之子。但若是有人独立出来,想在这天下分一杯羹,那就是逼着祁王府与燕王府联手。
  若真让祁王府和燕王府联手,比说是一个小小的叛军,就算是把蒙古各部和女真各部绑在一起,那都不够打的。
  双王若一心,则可横扫天下。
  “至于第二种选择,那就更不可能了。叛出祁王府加入燕王府,对他们来说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本王如今控制了辽东,对于他们来说祁王府反而是正轨。”朱桓想了想,说道:“不过这也不可不防,若逢战事,军伍上下不齐心,那就不是小事了。祁王府数量最为旁大的军队还是魏武卒,这时候,就要狠心一点了。”
  吴起竖起了眉毛:“王爷是要把魏武卒,和辽东军合二为一?”
  “不错,将魏武卒与辽东军打成一个编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超半年,上下一心。”朱桓颔首,说道:“不过合军之后,魏武卒的编制要高于辽东军,尤其是高层将官,还是要以魏武卒为核心。”
  辽东军降了他祁王府,那他朱桓就不可能因为怀疑而不重用其,否则与杨文之举何异?
  于是朱桓想了个折中的法子,那就是把祁王府数量最为庞大的军队魏武卒,与辽东军融合起来。
  如此,方为上策。
  御辽之策,攻心为上。

(https://www.biquya.net/id107716/6984547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