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隔帘花影 > 第十八章 朝云暮雨 18

??

  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厮杀,一边,是附马眷养多年,训练有素的死士,一边,是曾随皇帝身边,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禁军。没有迟疑,没有惧怕,两帮亡命之徒,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肉搏战。

  在这种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人数多的一方,自然处于优势。所以皇帝一方有恃无恐,越战越勇。附马身边的壮士们相继倒下去,一声声惨叫,在静谧的夜空中回荡着。热血如雨般撒落,在地上流成了条条小溪,在夜色笼罩下,自然看不清那骇人的鲜红,却能闻到阵阵的血腥,在夜风的吹动下,四散开来,催人呕吐。

  当最后一名死士横尸于地时,附马身上,也负伤十余处,血透征衣。不过,他仍面无俱色,挥刀力战,每一下手起刀落,总会有人痛呼着倒下去。他也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不过即便是临死的最后一刻,他也不会向这十六岁的小皇帝示弱。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这是一个大丈夫所应有的操守。

  最后,当他满面血污,摇摇欲坠之时,一柄镫亮的短剑忽然插入了他的胸膛。他猛地抬起头,看到了小皇帝那张清秀的,带着胜利者的微笑的脸。谁能想到,在这张看似不谙世事,单纯的像一张白纸的脸后,却隐藏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残忍。

  已容不得他多想,血,泉涌而出。他的脸上,因痛苦而极度扭曲,变得极为狰狞。一双眼珠子,死死地盯着面前这个可怕的孩子。

  子业突然感到了一丝莫名的恐惧,“嗖”的一声拔出了剑,附马突然仰面倒了下去,双眼依旧睁得大大的,死不瞑目。血,从身上无数伤口中不断涌出。

  遥远的东方,露了点点微白,晨风泠泠,岚气氤氲,新的一天就要来了。战斗了一夜,直到此时,子业才感到好冷。

  “走,”小皇帝一声令下,一帮虽打了胜仗,却损失惨重的将士们,互相搀扶着,渐渐离开了。只留下满地的死尸和血泊,在黎明的曙色中,寂寂无声。

  回到宫中,天已大亮,子业知道众臣闻附马死,必要来劝谏。于是,就封锁了入宫的必经之路,青溪上的几座桥梁。接着,他就高枕无忧,回寝宫睡觉去了。

  老臣沈庆之闻得附马被杀,入朝求见皇帝,看见道路被封,只得打道回府。

  沈庆之这一年已经八十岁了。他觉得自己所能做也应该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劝谏”。对他来讲,忠臣的名节或许比风烛残年的生命更可贵。

  吏部尚书蔡兴宗则早就想废掉这个变态皇帝了,但是朝野上下只有沈庆之最具众望,没有他的参与,蔡兴宗不敢发动。

  这一天他找到沈庆之,将想法和盘托出:“皇上最近的所作所为丧尽人伦,要期待他改变操守,我看是没有希望了。现在众望所归的只有你一人而已。如今朝廷上下人人自危,只要有人指挥行动,谁会不响应呢?如果犹豫不决,坐等失败,岂止罹难而已,恐怕天下人都要戳你的脊梁骨。承蒙您的厚爱,我才敢说得这么彻底,希望您制定一个计划。”

  沈庆之默然良久,说:“的确!我也知今日之危,但是自身难保啊!如今我已年老居家,手无兵权,虽想有所作为,恐怕也难成功,一切只能等待天意了!”

  蔡兴宗说:“当今有心举事的,并非贪图功名富贵,而是为了避免迟早会来的杀头之祸。宫中将士一旦知道有人首倡,必然响应,大事必定可成!何况你几朝带兵,旧日部属遍布宫廷内外,直阁将军沈攸之等人都是你家子弟,还怕不从吗?而且又有府上的门徒义勇;殿中将军陆攸之也是你的同乡。倘若举事,可打开青溪武库,尽取兵器铠甲分发给部下,派陆攸之为前锋,我在尚书省中接应,带领百官依历代先例,更换贤者以继立国家,天下须臾可定!再说了,民间早就传言你是皇上亲信,如果你不当机立断,别人率先举事,届时你也难免依附罪魁之过。我听说皇上经常到贵府参加酒宴,每次都屏退侍从,独自一人入内,这是千载难逢之良机,千万不可丧失啊!”

  蔡兴宗苦口婆心,沈庆之却始终面无表情。

  最后沈庆之只说了一句:“感谢高见!但此乃大事,非我所能,倘若大祸临头,也只有效忠而死罢了!”

  沈庆之的侄子沈文秀即将就任青州刺史,带着军队驻扎在建康城外,临行前也特意来劝沈庆之发动政变:“皇上如此狂暴,不久必遭祸乱,而我们一家受到他的宠信,天下人都会说我们助纣为虐。而且这个人爱恨无常,猜忌多疑,无论我们是进是退,难以预料的灾祸都会发生。现在我手握重兵,要加以铲除易如反掌,机不可失啊!”

  沈庆之沉默。

  沈文秀再三陈述,激动落泪,可老人始终不为所动。

  沈庆之或许也预料到了自己的死亡,只是无法预料死亡的时间和方式。

  这一天,他无法预料的事就突然发生了。

  他从青溪折返,前脚刚刚踏进府邸,他的堂弟、皇帝的贴身侍卫、直阁将军沈攸之后脚就跟了进来。

  沈攸之手上拿着一样皇帝赏赐给沈庆之的东西。

  那是一瓶毒鸩。

  沈庆之或许料到了毒鸩,可他万万料不到送毒鸩的人。

  他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久久凝视着自己的堂弟。

  沈攸之笑了笑,催他赶快喝,说自己还要回宫复命呢。

  沈庆之摇了摇头。

  沈攸之左右看了看,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打定了主意。

  这是沈庆之的寝室。兄弟俩聊天,没有人会跟在身边。

  沈攸之若无其事地踱到了床边,掀起被子猛然转身盖住了老人的头。

  老人的两腿剧烈地挣扎了一会儿,然后就伸直了。

  沈攸之拍拍双手扬长而去。

  沈庆之的儿子、侍中沈文叔一下朝后发现老父已死,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了。他对弟弟沈文季说:“我死!你报仇!”然后端起毒鸩一饮而尽。另一个弟弟、秘书郎沈昭明也随之上吊自杀。沈文季抹着眼泪,拍马挥刀狂奔而去,埋伏在府外的禁军在后面拼命追赶,可还是被沈文季逃掉了。

  皇帝刘子业随后发丧,称沈庆之病逝,追赠侍中、太尉,“忠武公”,葬礼办得非常隆重。

  沈庆之已死,但是,子业知道,危险并没有去除,既然附马何迈要杀了自己,拥立晋安王刘子勋为帝,那这个刘子勋就不能留了,一定要尽快干掉。于是,他马上派人又大臣硃景云送毒药给刘子勋。

  刘子勋这年刚刚十岁,任江州刺史。他手下的长史邓琬闻讯,当即义愤填膺地表示:“我是江南寒士,承蒙先帝厚恩,以爱子相托,值此危难之际,我当置一百多个家人的性命于度外,以死来报效先帝。当今幼主昏庸残暴,致使社稷危如累卵,名为天子,实乃独夫!我等应直上京邑,联合公卿大臣,废掉昏庸,共立明主!”

  邓琬自己说他是个寒士。而寒士一般都唯恐天下不乱。所以邓琬这番慷慨激昂的说辞,与其说是出于道德义愤,还不如说是出于狼子野心。

  景和元年(465)十一月十九日,晋安王刘子勋在众人的拥戴下自浔阳(今江西九江西面)起兵,向四方发布讨伐刘子业的檄文。

  子业见弟弟果然反了,立刻调兵遣将,进行镇压。一场新的战争又打响了。

(https://www.biquya.net/id15241/82007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