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 第二十三章:三拐弯换亲 二兰子私奔 2

??

  在农村,往往有这样一种文化现象,一个家庭有姐妹兄弟数人,一般的说,老大的性格都是比较憨厚的,老二呢,性格大都比较随和,老三呢,性格大都比较刁钻。老李家这几个孩子也大抵如此,大兰子就比较憨厚,大柱子就特殊一些,有自己的个性,二兰子就有些刁钻刻薄。不是他爹叫她打狗,她就打狗的,叫她撵鸡,她就撵鸡的,总要饶一个圈子。

  她的这一番话,既没有顶撞她的爹爹,又把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了,还有在他父亲面前撒娇的成分,李大山就不得不把二兰子的意见考虑进去,不能以牺牲女儿的利益来成全儿子的大事。

  既要做好二兰子的工作,又要满足二兰子的条件,这就难为了大柱子爹。

  大柱子爹四处张罗,到处打听这一带村庄,有哪些人家需要换亲。不仅女儿长得可以,儿子也要长得不错。这样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的确难找。先说的几家,都是二兰子在里面伸腿,没有说成。

  “个子太矮了,像武大郎似的,我不干。”

  “太胖了,我们家又不缺大厨师,我不愿意,要愿意你愿意,我不干。”

  “个头不错,那张脸乍看还行,怎么仔细一看,还不如乍看,算了,我不愿意。”

  “才小学三年级,我还是小学五年级呢,哪有马蹄靴子倒穿着的,文化太浅,配不上我。”这也不愿意,那也不愿意,可难为了李大山,“二兰子,我的个小姑奶奶呀,你这是换亲那,还是公主招婿呀,条件也不能太高了吧。”

  最后经小撮合周旋,搞成了一桩三拐弯换亲的方案。二兰子也基本认可。

  东庄有一何姓人家,有姐弟俩,姐姐精刁灵灵,利利索索,干干净净。弟弟有点疵呆,说还有些大舌头,更主要的是这个人有点少脑子。有一次他妈妈叫他到马厂集上去买米,十几里的路就这么抗着回家,到家后,他妈妈问他,憨子,你不是骑着自行车去的吗?他一拍脑袋,是呀,我是骑自行车去的呀,这自行车丢集上去了,他赶紧跑到集上,“吭哧,吭哧”的把自行车抗回家来,朝家里一放,“妈呀,我累死了,我怎么能够忘记带钥匙呢?”他在脱衣服的当儿,就听“当啷”一声,钥匙从口袋里掉了下来。

  西庄有一张姓人家,姐弟俩,弟弟长得一表人才,外号叫“小白脸”,在一所带帽子中学(高小附设初中班,当时称带帽子中学)读到初中毕业,在那个时候的农村,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在大队宣传队里,又能写,又能演,人称“小才子”。姐姐脸上一脸的麻雀蛋,像是一块大饼上撒上不均匀的黑芝麻,远看像是麻子,实际上不是麻子,可当地人都喊她麻闺女。说了几个都没有成,人家不是嫌她年龄大啦,就是说她丑,这个小白脸的妈妈死得早,基本上是他的这个麻姐姐带大的,因为姐姐有恩于他,所以,他愿意换亲,以解决他姐姐的个人问题。换的结果是,大柱子娶何姓人家的姐姐,二兰子嫁张姓人家的弟弟。二兰子对小白脸很满意,没有什么好说的。大柱子对何姓人家的姐姐更满意。人家都说,大柱子家这回拣了个大便宜。

  这大柱子爹,是个你说他胖,他就脸肿的人,换亲能够换到这么一种效果,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儿子满意,闺女乐意,亲戚邻居面前他脸上也有光。他见人就吹,“你别看我家大柱子说话有点散,可人家姓何的那闺女,第一眼就看上了,说是她最瞧不起的是闷鳖一样的男人,说大柱子人高大能说话,耕田钯地也不差。”说着,大柱子爹眼睛眯成一条缝,里面储满了幸福和甜蜜。

  听话的人免不了要夸他几句,“你李大山也不是一天半天的,做什么事情都行”,他这时就更加得意,接着吹嘘,“光大柱子满意也不行呀,我家那二闺女脾气我是知道的,我和她商量换亲的时候,她就给我咸菜烧豆腐有盐(言)在先,爹,不是我做女儿的不给你老的面子,换亲可以,可那要我看得上,看不上,不行,我不是我姐姐,秃子麻子的,我死都不会答应你的。这不,他和那个姓张的小白脸一见面,就好的不得了,说,爸,这门亲事我愿意”。听的人又要赞扬他几句,“你看这事情,除非你办,要是我,可没有那么个本事,等于是俩个女婿任你挑,俩个媳妇任你选。”

  不过也有人抢白他的,“你老李做事情,那天失算过,除了鸭蛋没有偷着,坐了5年牢之外,你还真的没有失算过。要么还有一件,那就是你家大兰子和人家换亲,是媳妇没有换着,白陪了一个女儿。”大柱子爹这时会指着抢白他的人说,“你这个人,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诸葛亮精明一辈子,他也有用错马谡失去街亭的时候呀,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他也有夜走麦城的时候呀。人一辈子哪能啥事都胜算,谁能够不摔几次跤,过几道坎?

(https://www.biquya.net/id15517/823367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