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厨味双色 > 56枫泾丁蹄

??    枫泾地处上海的西南,位于江浙沪五区县交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这里2000年多年前便有人繁衍生息,小镇民风醇厚,崇尚耕读传家,历史上居然出过三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而且是很少能保存自元代桥梁、建筑,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之一。

  

      更别提如此小镇目前还保留着浓重的生活气息,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还能看到沿路的人家敞开着门生活,路上兼有一些老头老太坐着一把小椅子在门口晒着太阳。各种小河穿越过镇内,家家房子都支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近水楼台。每隔一段距离还有石阶通往河道,有镇民洗碗、洗菜,或洗着准备包粽子的粽叶,一字舟穿行其中,一派水乡风光。

  

      说起来周光荣和甄家的渊源,那可不是一点半点的缘分。甄友友此人从未拜过师父,有点名气后在一家著名餐馆里认识一个二十来岁的打荷,甄友友觉得这小伙子人勤快又实在,就常常指点他。本想收作徒弟的,刚表达意思,小伙就把身份给亮了——周光荣的嫡亲孙子。一个是豪爽不藏私的厨界新锐,一个是掩埋身份体验生活的世家少年,两人就此坦白后反而成为莫逆之交,加上周光荣又是上海本帮菜第一把好手,少不得登门拜见讨教。

  

      周光荣生了五个儿子,又养了十几个孙子,那么多儿媳孙媳怎么也憋不出个女娃儿来。那时甄味不过6、7岁的摸样,剪了个梨花头,胖嘟嘟的人可爱小嘴又刁。周老爷子可稀罕了一抱上就不肯撒手,口里叫着“乖囡”,带着小人串遍枫泾大半人家混吃骗喝。最后硬是压低甄友友的辈分,认了甄味为曾孙辈,出手便是几个本帮大菜的独门秘籍,每年枫泾一游就成了甄家的传统大戏。

  

      “可惜了啊,家里男孩和阿囡年纪差太多了,不然就把阿囡讨来当孙媳妇了,反正媳妇和女儿一样都是自家的嘛。哈哈哈……”周光荣的二儿子周木六十多的老头,保养的却很好,脸上没什么皱纹,只在爽朗大笑时候眼角添了几道阴影。

  

      他继承了周光荣的一手好手艺,徒子徒孙在枫泾开了一家临河的小餐馆,这餐馆有点像是周家培养本帮菜的基地。

  

      上午听甄味说让来客每人都烧一道本帮菜给老爷子尝尝,周木可来劲了,让人把一些八仙桌椅都搬走,指挥着在临河的空场边搭了一个临时的棚,里面炉灶煤气、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应有尽有,旁边还直接摆了一个十二人的大圆桌。

  

      有自家老爷子坐镇,又有黛家的几个晚辈,这简直就是一个现场模拟教程嘛!

  

      所以,这次能让靠近临时小厨房的,都算是周家后续重点培养的精英了。

  

      不过这是挡不住其他人的热情,等一席人全部坐下时,小餐馆门口或站或坐一群小年轻,这等架势惹得旁边餐馆以及零星游人的注意。

  

      “木耶耶(爷爷),今朝生意不做啦?!”甄味倚在周老爷子身边擦着手,嬉皮笑脸完全莫有压力。

  

      周木穿着厨师白大褂查看着炉上的火,让一干徒子徒孙先上了几道菜:“侬不是要吃正宗的嘛?!为了侬的正宗,我可是亲自抄刀啦!”

  

      说着,把天香豆腐干和芦蒿爆到了锅里,快手快脚炒了个【芦蒿炒天香干】。

  

      待他坐下时,大家桌子上的酒也都给倒了,就等一声令下。

  

      周木这时从衣兜里掏出四个纸牌子说:“今天老爷子难得这种场合出来,又加上阿囡说你们黛家四个小辈要做本帮菜给老爷子吃,所以我根据今天的菜单预先留了四道菜让你们烧。为了避免说我欺负你们黛家四个小辈,我让徒弟挑出四个嫡传弟子和你们同时做同样的菜,让老爷子品鉴品鉴,不论胜负只论互相交流。”

  

      临时小厨房四个同样穿着白大褂几个年轻人,朝着这里微微鞠了一躬。

  

      “先说预留的四道本帮菜【贵妃鸡】、【青鱼秃肺】、【扣三丝】、【生煸草头】,你们是自己各自选还是抽签?!”

  

      黛秦、黛燕、李涛相互看看,又都看向了黛楚,他想了想说:“抽签吧,公平。”

  

      于是四人各自拿了一张牌子,黛秦抽到【贵妃鸡】、黛燕是【扣三丝】、李涛抽的是【生煸草头】、黛楚自然就是【青鱼秃肺】。

  

      一看到黛楚抽的,某色就忍不住“噗嗤”一笑,连周老爷子也呵呵笑着……

  

      米修不解:“色丫,你笑什么啊?!”

  

      黛燕坐在他旁边猛力敲打他的脑壳:“这道菜是道冬令菜色,冬天烧的才好吃,夏天里怎么炒得好?!再说了这个青鱼肺处理起来很难的,你们外国人哪个吃过这个啊……”

  

      原来抽了一支下下签啊,米修皱起了大胡子脸,猛挠头皮。

  

      周木见黛楚脸上没什么表情,便说:“既然选好了,就先做【扣三丝】吧,这道菜刀工时间长,比较繁琐。我们就先吃起来吧……”

  

      说完夹了【八宝鸭】一筷子,热气顿时从鸭肚里冒出,不过他不是夹给自己,而是放在老爷子碗里,老爷子笑呵呵开席:“都切伐……切伐……”

  

      桌子上的菜色非常丰盛,依次【枫泾丁蹄】、【清蒸白水鱼】、【槽钵头】、【盐水虾】、【油焖茄子】、【八宝鸭】、【芦蒿炒香干】。

  

      “哇,好棒啊……”黛蜜儿小妞拍着手,迫不及待伸出了筷子:“这些都是上海本帮菜?!”

  

      郝宅扫了一下菜,不太确定:“大概都是吧……”

  

      “不是哦!【油焖茄子】是浙菜,【芦蒿炒香干】是半南京菜半上海菜。”

  

      蜜儿鼓着腮帮子,含糊地问:“怎么是一半南京一半上海?!”

  

      某吃货也夹了一筷子,笃悠悠回道:“芦蒿是南京的特产,天香豆腐干是枫泾的特产,正确点来说吧这道菜应该还算是南京菜,因为任何豆腐干都可以替代天香豆腐干的。只不过天香豆腐干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所以炒出来的【芦蒿炒香干】更别有一番风味。天香豆腐干的异香和芦蒿本身的天然水香混杂在一起是一种自然的清香,豆干的嚼韧和芦蒿的爽脆,吃完齿颊留香。”

  

      李涛猛点头:“我想味道怎么和平时吃的不太一样,原来用的豆腐干不一样。”

  

      “除了天香豆腐干,另外还有三样东西,组合起来就是枫泾四宝。这道【枫泾丁蹄】就是赫赫有名的另外一宝,经典本帮菜中的经典。这道菜是在清朝的时候,由两个姓丁的兄弟创造的,当时候他们在枫泾张家桥的地方开设一家名叫‘丁义兴’的酒店。为了赚大钱,两人就打主意到枫泾猪的身上。枫泾猪可是出了名的太湖良种猪,这种猪细皮白肉,肥肉适中,骨细肉嫩,烧什么呐?!丁氏兄弟最后决定烧猪蹄,取枫泾猪后蹄,用嘉善姚福顺三套特晒酱油、绍兴老窖花雕、苏州桂圆斋冰糖,然后配合丁香、桂皮、生姜等原料,用柴火三旺三文后,焖煮而成。冷的吃起来有一种喷香,热的吃起来酥而不烂,加上肉质细嫩,热汤浓稠,冷冻有劲,一下子就把名气打出来了。因为是店主人姓丁,大家就叫它为‘丁蹄’,往后发展为【枫泾丁蹄】成为沪上一道传统名菜。”

  

      今天的丁蹄是以冷盘形式摆上的,色泽暗红光亮,肉冻在旁边颤而不坠,吃到嘴里一种天然的肉香就蹿到了鼻尖,咀嚼起来果然是很酥但是没有那种肉的渣感,而是一种喷香可口的不烂咬感。

  

      黛秦默默地吃着,心里也默默地想:甄姐不愧是甄姐,难怪她能写得出那样的文章……

  

      “另外两宝,一宝是【枫泾状元糕】这糕原名枫泾元糕,后来乾隆的时候枫泾人蔡以台中了状元,这新任状元特别喜欢吃家乡的元糕,绅商就将元糕改名为状元糕,取其谐音高中之意。最后这一宝,就是我最爱的心头好……”

  

      说着她拿过瓶子替周老爷子、周木和自己满满斟了一杯,微微抿了一口含在嘴里缓缓咽下,喝完哈出一口酒气,心满意足补充:“【枫泾黄酒】,这可是沪上唯一的优质黄酒了,虽然说没绍兴黄酒那么历史悠久和出名,但是枫泾的黄酒一直胜在独特的曲香风味。特别是我爱中的爱【金枫特加饭】,这是一种用饭发酵比用米发酵多的黄酒,澄黄清亮,香味浓郁优雅。刚入口时口感醇厚酒香悠长,咽下去却一路有一种灼热感,从喉咙一直延伸到胃里,喝完胃暖暖的,回气芬芳。每次来枫泾我和阿爷和几位爷爷都要干掉好几瓶呐!”

  

      周木发话:“女孩子家家不要喝那么多酒!”

  

      “周耶耶现在教训我?!晚啦晚啦……”某人酒气熏熏地搂着身边的“弥勒佛”发嗲:“阿爷老早就让我

  

      作者有话要说:临时家里有客人出门吃饭,本章未完结,后面会补全的,大家放心买,一定会比你们买的字数多很多。

(https://www.biquya.net/id15996/830727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