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卫兵 > 第十二章 004

?

  李雄怒视了盛春红一眼说道:“对不起啊,各位。村子里发生了一点儿意外情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我去处理了一下,事儿不大。大家继续开会吧!那么还是由盛部长继续主持会议。”

  说完,转头对张永华说:“华叔。今天的事儿辛苦你了,您赶快回去吧。”

  张永华说:“不辛苦,不辛苦哩!那俺可就先走了。”

  说完,张永华出了门,骑上了自己的三轮车径自一人回家去了。李雄坐在了张永华的位置上旁听,盛春红依旧坐到了原来的位置上说:“针对房屋改造计划的启动资金问题,我的看法是:咱们可以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放宽土地政策。让企业进来,推动全村房屋改造建设这一计划的发展。大家以为如何?”

  李雄补充说道:“说白了,其实还就是‘承包制’。咱们把这个工程承包给外面的公司,让他们去干。咱们呢?不出钱,不出力。只是出土地,你们看这样如何?”

  钱鸿道忍不住的问道:“咱们这是房屋改造,不是房屋建设。外面的企业为什么要来这里投资?投资这里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李雄听了,说道:“钱主任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凭什么要让外面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来帮咱们呢?两个字——土地。其实我刚才补充的并不完整。我的意思是,我们开放我们这里的土地,让他们来这里搞房地产,建房卖房。但条件之一就是要让他们帮助我们完成全村的房屋改造计划。现在的社会是越来越开放了,咱们的土地不止是可以用来种粮食,我们还可以利用土地来搞建设嘛!像这些年从咱们村走出去的工程队队长陈汉生,就是我们的‘学习典范’嘛!”

  陈汉生其实也是当年的一位“红卫兵”,上山下乡的时候随王丽他们一起来的。和李雄是“铁杆”的好兄弟。当初村子里要是谁家有个东西漏了,坏了之类的,如果他不会自己修就交给陈汉生,他陈汉生就会。

  于是时间久了,自然就有一批人乐意跟在陈汉生的身边当“学徒”。起先,他们是偷偷摸摸的帮助其他人家修补东西。后来“文革”结束了;“四人帮”也粉碎了。陈汉生就带着那帮人一起去到外面“闯闯看”。

  没成想他们居然在杭州开办了一家装修公司。再后来就慢慢的发展了起来,现在已经是杭州乃至当地省城、市区数一数二的房地产老总。盖房卖方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这回李雄想请他回来,也就是想让他带动一下蟒山村乃至昌平县的经济发展,这本是好意。可是钱鸿道并不认识什么陈汉生。

  他说道:“李村长,你的好意我能理解。但是您是否也曾考虑过,一旦把土地放开,肯有可能会导致多家企业争先来‘抢地’的现象。到时候怕是房屋没见成,改造计划也跑了汤。”

  李雄说道:“这个好办,咱们可以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嘛!”

  钱鸿道当时还不太理解“公开招标”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因为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很多东西都是“零基础”,包括“房地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前,搞房地产是会被认定为“投机倒把”的行为。

  多数那时的房地产商并不把这一行业叫做“房地产”而是多以“装修队”“工程队”的名义进行。李雄因为和陈汉生比较熟,所以了解的自然也就多一些。钱鸿道此时一听李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便说:“那好吧!既然李村长有了主意,我自然也就没有别的异议了。”

  说完,盛春红再次举行了“投票”,这一次的结果是全票通过。会议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的三点钟。会后,李雄拉着钱鸿道邀请他一起去吃饭,钱鸿道推辞说自己有些私事儿没处理好就走掉了。于是李雄就和盛春红一道在一家小餐馆中点了点儿菜,要了一瓶酒喝了起来。

  李雄先说到:“我说老盛,你是不是也太着急了。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你是想在会上借机打击钱鸿道一下子对吗?可是你也不想一想,钱鸿道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当年的李朔厉害吧?当年的张彪厉害吧?不是到头来还是让钱鸿道这小子给玩弄了?”

  盛春红看了看李雄叹道:“哎!真是哟,李村长。你是没看见当时的情况,这姓钱的,怕也是沾了‘文革’的光了。什么他妈的厉害呀!。要我看,他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小屁孩儿罢了。”

  李雄问道:“何以见得?”

  盛春红说:“您是没看见他在会议上那个上蹿下跳,指上骂下的劲儿,简直和一个跳梁小丑没什么区别。”

  说完,盛春红抿了一口酒,夹了一粒花生米放在嘴里“嘎嘣,嘎嘣”的嚼了起来,他接着说道:“还有,钱鸿道这人也不知怎么的。连官场中最基本的‘喜怒不形于色’都不知道,喜怒哀乐全都写在了脸上。他在官场里就像是个‘婴儿’一样。”

  李雄听了,说道:“呵!原来是这样。听传闻说他挺厉害的。原来这只是个传闻而已啊。看来是我想多了。算了,不提他了,房屋赔率的计划修改了吗?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啊?”

  “什么?修改什么?这计划不是咱们一起商量决定的吗?没人反对,一致通过了啊。”盛春红无不自豪的说道。

  李雄一听通过了,心里也很是痛快。以往他开会在会上提出什么建议什么的,总会有人站出来跳着脚的反对。可是没成想今天这一次就全体通过了。

  于是问道:“那些个村子里的‘老干部’们就没人反对吗?”

  盛春红也是不解,半问半答的说道:“可说的是呢!我也在觉得奇怪,怎么那帮人就没有一个人反对呢?”

  李雄想了想说道:“是不是因为钱鸿道啊?这帮老家伙以为自己找到了靠山。可没成想这个靠山是个泥捏的,根本靠不住。于是就安静了下来。”

  李雄这么一提醒,盛春红也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吧,呵呵…..没成想这个钱鸿道反倒是帮了咱们了。”

  李雄听了,打趣的说道:“这个钱鸿道以后就是咱们的‘吉祥物’,你可要对他好一点儿呀。哈哈哈哈……”

  盛春红听了,也不禁大笑了起来。

  话分两头,在钱鸿道离开县城后。王丽就开始在昌平县第一小学担任语文老师的工作了。她每日里早出晚归的。批改作业,备课讲课忙的是“不亦乐乎”。

  在钱鸿道走的第二天,王丽就早早的来到了昌平县第一小学校长办公室冯佑天冯老儿这儿来报道来了。她轻敲了两下门,从门内传出了一声“进!”,王丽整了整衣服,进来了。

  冯佑天抬头一看王丽,被她的朴素大方所打动。不禁然口中念道:“清水出芙蓉,还自本真色。”因为说的声音小,王丽没听见。

  遂问道:“冯老儿,您说什么呢?我没听清楚。”

  冯佑天故意摆出一副难看的脸色说道:“你怎么穿着这身儿就来了?”

  原来为了表示郑重,王丽把她“珍藏”了多年的衣服穿上了。这是一件花格斑点裙。是她的父亲在她过生日的时候给她买的。因为后来他的父亲被打成了“资本家”下了大牢,自己又身处在“文革”之中,她也就没再敢公开穿过这条裙子,一直以来都是军装打扮。只有在上山下乡的时候穿了一身“学生装”。

  现如今改革开放了,他又要来上班。于是大胆的把当年的那一件“小花裙”穿上了。突然听见冯佑天这么一说,王丽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惊恐的说道:“怎么?在这儿穿这身儿不对吗?那…….那要不我还是回去换一身再回来吧?”

  只见这时冯佑天哈哈大笑道:“不用紧张,我这么说的意思。是你穿这身很时尚,很前沿啊。完全说明了现代女性对美的需要,这是最好的体现了。也是体现了新社会的新风气嘛!很好,很好啊。”

  王丽听冯佑天这么说,心才放下了一半。笑着说:“哟!冯老儿,您老儿这是在吓唬我吗?好了,别的不说了。我今天第一天上班。您让我带哪个班啊?”

  冯佑天从桌子里拿出了一个小红本子,戴上了老花镜,看了看说:“实验班,你看如何?这个班是我县改革教育的一个重要班级,是个试点工程。现在交给你了,你可要给我带好。带个好头儿,以后咱们县里的教育改革,就从咱们学校的这个班级开始了!”

  王丽听了,受宠若惊。她哪里想得到,冯佑天会这么的器重她,第一天来上班就把这么一个“实验班”交给了自己,于是高兴地说道:“好!太好了。”

  可是又转念一想,自己从来没有当过老师,这是她第一次当老师。于是又忧郁的说道:“冯老儿,谢谢您老儿的信任。可是有一点,我一直以来都没有当过老师啊!这是我第一次当老师,没想到您就把这么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会有很大的压力的。”

(https://www.biquya.net/id18588/14808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