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挥戈逐马 > 十四节 马鸣风萧萧

?

  狄阿鸟和赵过一起,匆匆去了县城,二话不说,先找到费青妲,略表同情,到了,反倒不见她丝毫动容,只是问:“我的人被张总镖头给强要了,你们说怎么办?!”狄阿鸟和赵过明着都是她这边的,为她考虑,说:“成亲,一定得成亲。”

  费青妲担心地说:“他愿意么?!必须得告的,吓唬住他。”

  三个人商量一会儿,出来之后,狄阿鸟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费青妲是场面上的人物,这种事不能传扬出去,得吃哑巴亏,可她也太镇定了吧,怎么不大对劲呢,难道她心里也想着张铁头?!

  就狄阿鸟自己本人觉得,不大可能,张铁头是怎么样一个人,外表虽然比较高大,却滑稽,凶恶,内心,内心比较猥琐,没错,是猥琐,特别是男女方面,他最喜欢吃醋,背地里还搬弄个是非。

  也就是说,外,他不及田云,内,他不及赵过。

  费青妲什么时候,对他有意思,难道说,因为他看起来比较有钱?!

  不会,费青妲一起一落,并不是没讲过钱的人。

  他决定去找张铁头问一问。

  见到张铁头,张铁头却是惊喜,连声说:“答应她,快答应她,昨天晚上在床上,我想到下令,让我三天,我使劲儿,我使劲……”

  下文,狄阿鸟给他掐了,这家伙,道德实在不高尚,倒也是,自己昨天怎么就没去想,这个家伙别无依仗,是了,自己昨天是觉得他聪慧搞怪,善于做表面文章,才给他下三天命令的,不过这家伙确实够厉害,强奸都敢干。

  两人再回去,告诉费青妲一声,只见高大姐也在,话一说,高大姐掩面走了。

  高大姐何许人也,按说也是个漂亮的老娘子,一身肉感,唇边一颗醒目的美人瘤,喜欢穿紧身的衣裳,有点儿像马戏团里的驯虎女壮士,这老娘子是跟费青妲他娘混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卖胭脂出身,据说别人结婚,经常请她上门传授阴阳之术,从这点看,应该深谙此道,算半个婊子。

  她害羞什么?!

  替费青妲害羞?!

  自己要做媒婆。

  只剩下三人了,费青妲又说:“那好,我的人立刻去准备,通知他,找媒婆,下聘。”

  狄阿鸟笑着说:“刚刚那个做媒婆得了。”

  费青妲给他一拳头,怒道:“啥。人家哪能做媒婆呢,人家要做媒婆,这个亲还成不成?!”

  狄阿鸟呆了一呆,说:“这么在乎?!”

  他与赵过一起奔了出来,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心说:“这下可好了,毕竟是嫁给自己人,要是嫁给了外人,三分堂的秘密一泄露,要出大事的,说不准,好几个人都得掉脑袋。”他一路走一边给阿过说:“你没有福气呀。你要是像张铁头这样,费仙子早就是你的了,你想呀,两个人时不时在一起,大家都到了年龄,哪天忽然就觉得对方不错,相互搂搂抱抱,都是顺水推舟,哪叫什么事呢。”

  赵过一味点头,说:“田小小姐就要到了,费青妲说她近来脾虚食少,让我预备人参薯蓣糕,你知道哪有卖的么?!”

  狄阿鸟摇了摇头,旋即想到了:“她脾虚食少,是在减肥吧?!预备人参薯蓣糕,她见了很可能翻脸呢,要预备,让费青妲给她预备,女人吃的女人去找,让你找,你知道什么是人参薯蓣糕,我都不知道。”

  赵过点了点头,摸出一张纸,给狄阿鸟,狄阿鸟拿起来看看,全是狄阿田吃用下的单子,一把撕了,给赵过说:“什么也没有,这都什么呀,一天到晚就是事多,翻遍雕阴也找不来这些……”

  赵过说:“我也这么觉得,不能纵容她,责我去办,我就想,既然人参薯蓣糕是治脾虚食少的,那就只要她这一样,胃口一开,吃什么、什么香。”

  狄阿鸟大为高兴,说:“对,我们到药铺中称二斤山楂丸。”

  赵过也知道山楂开胃,大为高兴,说去就去,到了药店,人家不论斤称,两人不管了,把积存全买了,提了两小兜,再走出来,纷纷感叹:“看看,几个大币呀,省多少钱?!”狄阿鸟想到了阿狗,阿狗小时落下积坏,老消化不良,喜欢吃山楂丸,分出一半,推赵过一把,自己留一半,给阿狗送去。

  走在热闹的街上,好多人都认识他,迎面纷纷打招呼:“小相公好。”

  他一路你也好,奔杨小玲家里,觉得现在情况好转,老杨家应该不会太排斥自己,正要去,只见阿狗手持一块石灰蛋,和几个穿开裆裤的小孩走墙角,趴砖头上写字,相互说话,他不放心地往四周看看,觉得杨小玲不会突然冒出来,小声喊了一声:“阿狗。”阿狗扭头一看,欢笑着冲他跑来,墙上留下一只白色的独腿大鸡。

  狄阿鸟心里都发抖了。

  这么多天,一大堆智力超绝的先生商量怎么上课都商量不来,自己家的阿狗,刚刚缝了开裆裤的阿狗,用一块熟石灰给解决了,他把阿狗抱起来,亲了又亲,慌里慌张地给周围的孩子发山楂丸,不停地说:“吃山楂,吃山楂,吃完了,多吃饭,赶紧长,将来好去上学。”

  几个孩子大为高兴,杨蛋蛋却不要,问他,他说:“我娘知道了打我,阿狗告状呢。”

  狄阿鸟硬塞给他,说:“阿狗告个屁的状,他告状,你姑姑不打他?!你小子还学会提防人了。”

  杨蛋蛋历来怕他,看人家都在吃,也嘴馋,就拿上了。

  狄阿鸟看他们一个人含了一颗,回头看看山河会馆,李芷不在了,也不知道现在东家是谁,不过人都没换,狄阿鸟看了一眼,决定说:“我请你们吃肉,走。”过后一会儿,他出来,几个油嘴小孩都跑着玩了,一块石灰在他手里跳,他大步就往学堂走,到了召集老师的小钟跟前,拉动铃铛。

  第一张烧制的大砖,足足半拉墙大,被民丁送了过来,狄阿鸟试试,效果还不大好,让老范这样的人来改进,几天后,大砖的粗面被磨平,上头洗了一层沙,石灰也变了,不知填充有什么东西,一写,粉末扑簌簌往下掉,平平的黑青面上,留下清晰的字痕。

  老范笑吟吟地拿了一个平板尺,“哗”过去,画了个直角三角形,指着三角形各边,说:“勾三股四弦五。”

  众人一片鼓掌。

  狄阿鸟捋着袖子,喊来泥水匠,让他们固定进墙壁,笑得不知怎么好,把老范一用心就蓬乱如鸡窝的脏头发闻闻,问:“你又几天没洗头了,去,去,洗干净点,你这个样,将来你学生都这个样,好歹你也是做过官的人。”

  老范大为高兴,献来一本自己装订的书,说:“前些年,海外有只商船回来,献给朝廷一些石板,上头都刻着直的,圆的图案,说是在海外高价买来的神迹,据说是海外一个不见了的国家远古时期留下来的,我看了看,发觉上头画的和我们《周髀算经》有所吻合,对照建筑数据,观察天文,最后总结了一些道理,请小相公翻阅,翻阅。”

  狄阿鸟拿在手里,看了一眼,第一页页面上,老范写了两个大字:“几何。”

  他带着回他的签押房,翻开读了些,翻开四五页,已是泪流满面,喃喃地说:“这是上古神人的学问呀。有了它,料地就会无比精准,有了它,地图也已经大为改观,有了它,军队就能百战百胜。”

  他站起来,眼前是更高更大的房屋,他坐下,战场上的一支骑兵,走过阵地最短的弧线,向敌人迂回,他躺下,车,船,各种用具,都有或直的或圆的,或曲线的,中规中矩的外貌,当天干脆不回家了,点亮灯火,就坐在自己的签押房,连夜演算,这些东西,大概是老范的初稿,还不太严密,正觉得自己可以利用某些学过的知识,进行翔实的时候,食堂送的饭碗已经堆了一大摞。

  外头有人砰砰敲门,他打来了,一看,面前站着麻川甲和谢小婉。

  谢小婉来了就拧他耳朵,问他:“你几天没回家了?!”

  转过身来,麻川甲却两眼含泪,慌忙一看,地下一片成摞的碗,有几只堆成圆形,有几只堆成三角形,房屋各处,悬挂的,铺开的,都是宣纸和白布,上头画着各种奇妙的直线,弯线,还有一枚枚大皮球一样的星星,星星周边都是麻点。

  谢小婉知道麻川甲激动什么了,这样的东西,天下只怕自己的父亲才会入迷,他一定是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类比到狄阿鸟,觉得这个女婿将来一定能继承岳父的衣钵,顿时心里乐滋滋,也不再吵嚷,只是扶着狄阿鸟的手臂,目光在四周徜徉,最后,她说:“你回家一趟吧,皇帝又给你送了一个匣子,我们怕是人头,都没敢拆。”

  回到家里,果然又是一颗人头,令人熟悉。

  狄阿鸟不由感慨万千,这吕花生并不是什么坏人,数百里投军,也是为了要报效国家,好好一个热血青年,只因为一时鬼迷心窍,为财货女子拼一拼,没做什么丧尽天良的事儿,就给杀了,罪该死么?!

  他也是一身武艺,出去打仗,也斩获过几枚首级,观其平常为人,只是走错了方向,为什么皇帝不给他一个悔改的机会。

  皇帝为了取信自己,要得都是别人的命,而很多人都不该死,都不该死,唉,自己的老师就说,历来君王治国,外尊格孟,按律讲法,其实内杂霸王术,看来果真如此。

  他觉得事情就这么完结了,不料两天之后,刘锦再次摸黑跑来,告诉说:“小相公,上云道长要亲自上京告你。他说,第一次有人告你,皇帝不信,第二次告你,皇帝也不信,第三次,再告你,皇帝便会信了。”

  狄阿鸟不得不笑了一笑。

  这哪是什么信不信的,这是皇帝故意做给自己看的,让自己知道,他对自己多么信任,这就像是自己当年燕太子对荆轲,荆轲说侍女的手漂亮,燕太子就砍下来送给她,他们却再多人,再多次,只要自己对朝廷有用,朝廷不肯让一些小毛病毁了自己,就会杀,一味杀。不过屡次发生这样的事儿,传出去,即使自己出格的事儿漏出来,怕人们会受到警醒,再不敢去皇帝面前告自己了。

  事有一利也有一弊。

  他就像是担心自己的长辈一样,耐心地给刘锦说:“听说他身体不太好了,道观人散了个精光,被和尚占了,是吧?!你要保护好他,路上要照料饮食,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一位人杰,不论以前,就是看现在,到了这份上还敢上京告我,就值得敬佩,这真是个胆略俱全的人物呀。我还想留着他们一家,慢慢给阿晴报仇呢。”

  他现在寄心玄学,还要继续研究军政上的问题,忽然感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身边的事情很杂,很乱,动不动就给自己干扰,干脆把能够良性运转的牧场交给赵过,让他看着点儿,没有什么大事不要来烦自己,把学堂的日常事务也交给他人,而自己托在两地往返的张铁头给自己带一些事关玄学的书籍,在几个妻妾的帮助下,精心研读,后来听说自己的薪水超支了一年,不能再超了,干脆买了几十只羊,让马不芳专职放羊,而自己乏了下地,与麻川甲一起开荒。

  忽一日,张铁头接亲,到县城看看,只见邓家人披麻戴孝,蜂拥出城,一路走过,哈哈大笑,果然,次日,皇帝又给寄来一个匣子,一匹马,里头还放着一封书信,上头写着:“再有敢诬朕爱臣者,与此子同,爱卿马匹,实无壮士可骑,闻卿洛水养马,虑马不良,托人奔走,朕还一驹,得万骏,何如?!”

  自己送走了的“笨笨”回来了,它马瘦毛长,却更为高大,飘逸,马毛变成了纯白,里头有金丝外露,一尘不染。

  这些金丝其实都是云吞兽特有的。

  作为一种贵重的马中,云吞兽通常都是纯白,或者接近纯白,寿命比普通的马匹更长。一直以来,不少知情的人还以为他的马马种不纯,杂交了,才一身灰,今天才知道应了他父亲说过的话,没有杂色的白马世上罕见,幼年时通常都是马毛现灰,成年之后,才全身雪白,隐隐有金丝,我儿子那匹,马还小,看不出来,几年后才见分晓。

  狄阿鸟到了县城,赵过等着呢,一见面,就哭笑不得地说:“费仙子要出嫁的不是自己,是她的高夫人,硬是说,那天跟铁头吃饭,铁头借着酒兴把高夫人给糟蹋了,孩子都种肚里了,铁头还不知道,忙抢忙后要成亲呢,怎么办吧?!”

  狄阿鸟大吃一惊,连忙跑去问费青妲,说她骗人。

  费青妲茫然说:“我没有骗人呀,我一直都说是我的人,什么?!我?!你们也真会想,我说的是我的人,不是说我,有说我过吗?!你们听错了,是我的人。”她又说:“他一个开镖局的粗人,能娶了高大姐就不错了,高大姐,怎么说也见过世面,认识了很多有头有脸的人,以后还可以给他打理镖局生意,拉生意。他要是嫌人年纪大,再娶几房妾,人家也不在乎,你们什么意思?!高大姐配不上他?!拜托,你们给看清楚,那个张铁头,活脱脱一个土匪,能娶上高大姐就不错了,人家还就是爱高大姐这样的,高大姐都给我说了,还想怎么样?!不信你问问他,他不肯,我们还不嫁呢。”

  两人都慌了。

  张铁头不怎么样,他也是自己的弟兄呀,虽然他早有一房,可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他接个出入富宅,面首好些个的半老徐娘回京城过日子。

  两个人说:“这不算,他以为是你呢。”

  费青妲说:“我不管,要不,我们打官司。敢悔亲,我们打官司。”

  狄阿鸟一寻思,吕宫是县官,打官司就打官司。

  还没把状纸给整理上来,那边儿费青妲说了:“张总镖头现在是京城人氏,要打官司,自然在男方那儿打,要打是吧,我明天就把状纸交付京兆尹,告诉你们,本姑娘还跟现在的京兆尹在一块吃过饭呢。”

  狄阿鸟威胁说:“你不要乱来,得罪了张总镖头,对我们的生意有影响。”

  费青妲不怕,说:“现在不同过去了,他不接我们的生意,我们可以找别的趟子局,他才不敢得罪我们呢,我跟田小小姐说了,我们正准备吞并他的镖局,他靠什么,他不就靠马多?!马,现在我们多的是,再说了,他用的都是武县的人,你是干什么的,一句话,他的镖局就没人了。”

  狄阿鸟想不到她竟然卸磨杀驴,还借的一段时间以前,她还为了不能跟张铁头吃饭,跟自己吵闹呢,这也太鸽子眼了吧?!

  旋即,他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费青妲不知道这边跟张铁头的关系,当时,事业艰难,她用上了色诱,张铁头这家伙不实在,垂涎人家的美色,也借个姿态,搞一个姿态,我就是为了你才给你们送着送那的,两人一拍即和,但还是费青妲技高一筹,吃饭可以,上床,找别人代替,其结果,现在,事业好转,开始翻脸了。

  这怎么办?!

  这丫儿也太鬼了。

  狄阿鸟头皮一麻,跟赵过说:“让苗王大跟鹿巴退伍,接替张铁头,让张铁头代他们从军,逃婚去。”

  自己也不等着喝人喜酒了,跑去和阿狗热乎,热乎,连夜回家,都没脸了,干脆什么事儿也不再问,不再管,此后娇妻,典籍一堆,他几乎把自己的大事给忘了个干净,也不在为朝廷是不是发自己回老家焦急。

  转眼已是深秋,秋菊伏于路径,蒲公英四处播崽,天地雄浑,秋风瑟瑟。

  吃着自己收的秋粮,李芷的肚子竟不知不觉隆了。

  他一直还不曾知道,都说孕妇呕吐,李芷竟然没有太多的反应,李芷自己也不知道,一家人这会儿才去找郎中诊脉,一诊脉,结果出来了,好几个月了。

  狄阿鸟高兴得要死,进了县城,什么都买,人家说孕妇吃梨,孩子聪明,他就买梨,人家说,吃枣好,早生贵子,他就买枣,一家女人都妒嫉呀,也要这要那,冲到人家布店,卷走了几匹好布,把狄阿鸟一年时间攒下来的家底挥霍了个精光。

  又过了一年。

  李芷生了个男孩儿,谢小婉肚子又大了,史千亿揉着肚子,嘟着嘴巴叫怪事儿,说:“难道这也轮着来?!明年到我?!”

  秋风一丈一丈高,碧空一尺一尺远,鸿雁当头,忽一日,雕阴来了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到了县北,一条直渠,一座桥,看看渠水甚清,沿着渠水,两路庄稼收割完毕,一堆一堆的秸秆。

  从车上走下来一个中年文士,他下了渠边的道路,奔几个乡老去了,还抓了一把秸秆看了一看,跟人说了两句话,上车又走。

  到了县城,学堂放学,一街人都手捧匣盒,成群结队往宿舍走,很多的铺子,里头都在叮叮当当响,马车转过路去,直奔学堂,进了学堂,在门口先看到一个小型的印刷场,文士又下车,看了看,里头的工人正在刊印新书《几何》,他问了一问,印局竟要印上千册,要求学堂人手一本。文士问卖不卖,贿赂工人,提了一本出来,跟车夫说:“他哪来那么多钱呢?!”

  他带着疑问,往县城北面去,一道护城河,不时能看到一群、一群的游牧人,到处都是围栏,有人拦上来问:“先生,要马么?买只羊回去?!”

  遍野都是一种一人多高的农作物,刚刚收割完,再看秸秆,车夫一边喂马,一边问:“主人,这是什么植物?!”

  文士叹了一口气,拍打着两只手说:“这是玉米。”

  两人又走了一阵儿,田里一挂、一挂秧子,文士又下车去看,看了之后说:“这是山药。”

  最后又走,见到花生田。

  他们看看周围的丘陵,上面一圈,一圈,跟带子一样缠到顶,上头都像是收割过的农田……

  车夫和文士都纳闷了,相互看了几眼,说:“怎么可能开了这么多荒?!”

  他们拦了一个路人,问:“老丈,你们这儿,怎么这么多农田?!”老人说:“我们这出了个大大的能人,牲口多,渠也修了,到处都是水车,哪不能种东西,这有些物家,都是跑遍几千里找来的,不怕晚时节,大伙就一直开荒,开荒。听说今年在育树种呢,明年栽树,过几年你们再来,肯定到处都是果树,到处都是林子。”

  他颤巍巍一指,说:“听说五百年前,那条河,河水是清的,都是人祸害的,浑了,将来还要在河坡了栽草。”

  文士笑了笑,问:“老丈,你这是去哪儿?!”

  老汉举举手里的一捆子东西,说:“冬天来了,去买了点皮子。”

  文士邀请他们上车,过了楼关,到了河边,老汉主动介绍说:“那上游有织工局,也不知道咋想的,拿水织布,路过就能听到木机‘哗啦啦’响,出来的布都是几丈宽,我们这不让染布,狄小相公说了,染料有毒,不给染,大家穿什么不是穿,要颜色也是那,不要也是那,总比两年前没衣裳穿,光屁股好。”

  折几折,问几问,老汉下车,正要高驰,哪里“噼啪噼啪”震天响,好像水流给什么冲断了,不时传出马鸣,两位旅人不免色变。

  老汉往下游一指,大声说:“放马了,放马了,牧场又放马了。”

  文士告别老汉,让车夫驱车又走,只见西方夕阳倒挂,东方千马踏奔,沿着河水,腾起无数的水花,骑手骑在马上手持长竿,或者站在岸上,或者站在水里,引导这些马匹蹬岸,里头有的毛色浑似滚雪,有的一身青毡,棕色的,黄色的,个个长腿修脖,两耳尖尖,马鬃飞舞。

  夕阳,秋风,马匹,楼关外延兵营的旗帜。

  文士忍不住捻着胡须,轻声给身边的人说:“马鸣风萧萧,落日照大旗,此关中之北,塞下也。”

(https://www.biquya.net/id18591/12956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