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写给记忆中的女人 > 第一列章:那段记忆常在梦里惊现 一

?[少见寒春,雨丝纷飞;多遇温情,知音重现;帅男艳舞,觅求佳缘;淑女贤勤,终得良缘;愿报知恩,诸事皆宜。]

  “我家祖上私人田产在土改之前是有百把亩田地,都是出租给乡里人耕种,收些佃农的租金。父辈和我现如今都上缴了,现在能够接受乡领导和红总们批评改造,重新做人做事,做人民的奴仆……”林安能的话刚刚讲到这里,此时人群里有人发难:“你家祖上几代都仗势欺人,是不是十三明教里的头头呀?”

  “哪有啊,百年前的事了,有帐有据吗。”这时安能也不想多顶个帽子争辩道。

  “他妈的吖吖,这家伙不老实,我老爹的老爹就是当年没银元交租被打过,你想不认帐吗。”有个上了岁数的老人指着林安能骂道。

  世事真的难料,有谁能预知将来的状况,前人的恩恩怨怨还要被后者当作批斗的靶子,这也是多数经历此事的主子没曾想到的。人群里的骚动,各种咒骂声此消彼伏。这时有人扯了扯林安能的衣角,示意他不要继续争辩,否则吃亏挨打就在眼前发生。类似的悲剧已经上演了多少场了,牛屎猪粪整得满天飞的情况都曾有过的事。

  真的是记住一句俗语:好汉不吃眼前亏,安能也只好息事宁人,低下了没底气的头颅。鼓噪着一阵阵地吵闹声,批斗会审进行了三四个钟点。就在临近黄昏时分,众多人群随着红卫兵结束批斗会才渐渐散了开去。

  说到这里,也要简约地说明一下,林安能此前上缴的田产,也的确是他先父辈闯江湖的产物,也是从强人手里夺过来的,具体从哪老倌搞的,已无证可考。不过就是知道林氏族长在反清复明的明教里,是坐过三把交椅的狠角色,那把长刀是舞弄得出神入化,神出鬼没,吃过亏丧过命的明眼人都畏他几里开外。

  江湖险恶也要轮流风水,岁月的尖刀刻到哪里是哪里,打倒一切的红孩儿有尚方宝剑在手,干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

  再说林安能也不是没有了一切,长兄长婶们在为他花钱四处奔走,打点一切要塞,以图个安态。林安能在以后各种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不敢有过激的表现,毫无斗志地消勋光阴。

  日子的斑轮在行驶到七十年代初期的时候,许多事情又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林安能和他的妻子已经养育了三男四女,在卑微的节奏饥寒交迫情景剧中享受了天伦之乐,也算是给他最佳的补剂。可是刚从前期魔咒中走出,又遇到如今养育下一代的难题,林安能不时地在琢磨,有怎样的生财之道没有别人去干过的呢?

  是的,在公社集体制度下,以他枯瘦的身材,也只能拿到不像样的公分,若不是在救济粮的贴补下,安能和他的老伴胡妙果哪能养得活这么一大屋人。这样的日子紧紧巴巴地过着,眉头上的树皮纹就像是结了‘亲家’一样,抹之不去,每天用那条破烂破烂的毛巾整点热水温一温就算是最好的补救了。

  “才是四十又五呢,咱的出头之日还有吗?”林安能这天边给同在生产队收工回家的妻子胡妙果接下她肩头上扁担和粪箕时边说道。

  “就你能,我本打算只生养三个孩子的,生……生……这下发愁了吧,你自己造孽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吧。”胡妙果说罢将自己脚上的破布鞋一脚撂了老高,落下之时险些砸在大女儿芹芹的脸上。

  “瞧你胡搅蛮缠的德性,真想有机会找个清静的地方呆一呆。”安能此刻捡起那鞋子,放在一处墙角。他也知道老伴的不容易,这段时间的劳动过多,最小的孩子才五个月就无奶水可供了,可如今的命令如山倒,村村户户里有劳动能力的都得去兴修水库塘坝。

  是的,力气出得不少,就是肚皮填不饱。唯一有点安慰感觉就是在农村面貌一样的,都在追着‘命令’风儿跑,常见孩童抢着草茎在疯咬。咬牙度日,许多人都奢望着有一顿饱餐,就算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林安能当然也不例外。

  有一天,林安能从生产队里收工回来,发现村子里有个家伙在猫躲在队屋后檐一处角落里猛抽着一支香烟,那种特殊的香味直接扑面而来,有那么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安能走上前去,俯下向身子,低声问道:“是你小保啊,咋地,在抽烟啊,这么香呀,可以给我一支吗?这烟又叫啥牌子呢?”

  “我哪有多的,我这支烟还自己从老爸抽屉里翻来的,我回去挨不挨打还是未知数呢,因为那包烟盒里也只剩了三两根,我是看着老爸吸烟那姿态那感觉好神往呀,这烟名是镜湖出产的‘大团结’,烟味好香好香呀!听得老爸说起过,他是出公差到县城,一位领导干事送给他的,他又在村级会议上撒发了一点烟支。想吃这种烟也只有上城里去买了,乡镇供销社也很少有专门卖的呢。”小保说完,丢下烟屁股就一溜烟地跑了。

  林安能此刻才感到喉咙有点发涩,那种莫须有的愁怅油然而生,心想自己有机会能不能也出去闯闯呢?

  老林头回到屋里,闷声不吭,还在琢磨着怎样能亲口尝尝那烟的滋味,胡妙果从茅房里出来见到此种情形,柔声问道:“你乍搞的,身体不舒服么?”

  “没有什么,就是在想能挣大钱的路子。”林安能附声道。

  “嗨,又犯老毛病了,还是想想帮我担些水回来做饭吧。”妙果吩咐着的差事也是司空见惯了。就这样的日子,夫妻之间的惬意和懂不懂双方意识之间也只有一步之遥而已。

  原来生活就是要从枯燥乏味中提炼出有色的金子;也是在痛苦的炼狱里寻找无畏的精神之源;活水源头、苦尽甘来就是每个人成长的希望;然而错误的思想态度无法同保守的风貌相提并论;让土里长不出的精神之果种植在芬芳的蓝图里。

  就在年迈的古锤敲响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钟,乡下的人们都有些蠢蠢欲动的形像,虽说这种良策还在试行阶段,也是物竞天择,充分地展示优劣的势态,那些想浑水摸鱼的懒人明显没机会白捞工分了,可喜的只是少数的一类人而已。

  欲知后文,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https://www.biquya.net/id31893/172333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