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地族 > 第十六章:入口

?随着我们继续深入,那声音越来越明显。我觉得,这像是水流动的声音。

  但我并不相信我的耳朵。这里很干旱,没见到有湖、河之类的,山洞里更是没理由有水在流动。可我们越往前走,我越觉得那声音就是水声。

  走着走着,我感觉那水声就在跟前了。可我没找到那水的来源,却发现,这山洞到头了。

  我们巡视了一圈,确信前面没有路了。我来回扫动手电筒,寻找水的来源。那水声非常神秘,感觉就在身边,却又找寻不到。左花静静地站了一会儿,之后走到山洞的尽头处蹲了下来。然后,左花冲我挥了挥手,欣喜地说:“在这里。”

  我刚刚找过那里,并没有发现有水。我走过去,蹲下,发现竟然真的有水。原来,走近才发现,这里有一条深深的凹陷,远处看很容易忽略。就在这条凹陷里面,有水在流动着。

  那条凹陷大约二十厘米宽,我看不出它是从哪流过来,又是向哪流去的。它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山洞的尽头处,非常的不协调。

  这山洞的入口处在山谷,而我们往下走了这么多,应该已经到地平面以下了。这应该是一条地下河。

  其实我刚刚感觉到的阴森,应该就是山洞里的湿气。这地方比较干旱,而山洞里却很潮湿,甚至还长有苔藓,所以我潜意识里觉得不对劲。而这一切,都源于山洞里的地下河。所谓的怪异,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左花说:“费了半天劲,只找到了一条破水沟,唉。”

  这丫头要求还挺高。我说:“我们能发现这个就不错了。现在我们可以往回走了吗?”

  左花说:“这里真没意思,回去吧。”

  谢天谢地,终于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我正要往回走,左花却一把把我拉住了。

  我说:“我的姑奶奶,你又要干什么?”

  左花小声说:“不对,这声音有变化。”

  我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听,发现除了水声之外,还夹杂着另一种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刚刚明明还只有水声,怎么又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而且,我感觉到,那另一种声音是从我们来的方向传来的。那是“塔、塔”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大了。

  我心跳骤然加速,下意识地把催泪瓦斯瓶举了起来。左花却笑了起来,说:“是晓杰,他终于知道找我了。”

  左花向前跑了过去,我也跟了过去。“塔、塔”声来到了身前,果然,是郑晓杰和张伏龙打着手电走了过来。我暗骂刚才自己真胆小,明明外面还有两个人,肯定是他俩过来了。

  郑晓杰板着脸,估计是因为我们俩没经过他们的同意就乱跑了。张伏龙说:“不是让你们跟在后面了吗,可别再乱跑了,我们还得回来找你们。”

  左花说:“谁让你们不等我的。不过这里真的不好玩,除了一条破水沟,什么也没有。”

  张伏龙说:“果然这里有水啊。”说着两人一起向山洞深处走去。看来他们早就听到那水声了。

  郑晓杰和张伏龙的听力非常好,到山洞尽头后,没等我们指,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那水的来源。张伏龙说:“这地方还真有条暗河。”

  郑晓杰自己观察了一会儿,之后便示意我们离开了。这发现虽然值得一提,但总归跟我们的目的地没关系。出来的时候,郑晓杰冷冷地说,这次要跟住他们。左花同意了,我也跟着表示同意。

  张伏龙说,这地方山洞很多,但和我们要找的洞无关。我们要找的那个地洞,很可能是在这块盆地中。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周围这样的山洞不止一个,刚刚这个只是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可这盆地足足有几平方公里,想在这之中找到那个地洞,我还是感觉无从下手。

  这里给我的感觉是严重缺乏生机。从开始到现在,我连一只虫子都没有发现。我见到的生物只有山洞里的苔藓和盆地里一种不知名的矮小植物,最高的还不到膝盖。缺乏水资源应该是主要的原因,能有一种植物生活在这里都算奇迹了。

  由于工作量太大,我们分成了两组,我和郑晓杰一组,左花和张伏龙一组,我们分别搜索盆地的南北两部分。

  理论上说,盆地的意思是山中的平原。可这小盆地其实一点也不平,到处都坑坑洼洼的,而且有一定的坡度,只是跟山比起来勉强算是平的。平时走惯了平路,走在这里很不适应,不一会儿脚就磨出泡了。郑晓杰一边走一边来回张望着,有时还用脚跺跺地面,而我光是跟在他后面就觉得很吃力了,根本没力气帮他找。

  我们就这样找了一个小时,还是什么也没有发现。其实刚才在山上眺望的时候,我就怀疑这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地洞。如果视频里的地洞真的在这里的话,一定能发现一些明显的痕迹。这地方没有高大的植物,在山上,四周的景色一览无余,我没有发现一丁点的异常。我也不相信,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会有人挖这么大的地洞,还有这么多人呆在这里。这地方连虫子都活不下去,人怎么活。我觉得这地洞另有他处。

  我说:“小呆,你不会弄错地方了吧。我觉得那地洞应该是在一个有人烟的地方,至少不会是这方圆五公里连虫子都没有的地方。”

  郑晓杰回头瞪了我一眼,然后继续向前搜索。我也觉得我不应该怀疑他,毕竟他查证了好几天,而我只是主观臆断。郑晓杰给我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我最终还是决定跟着他走。

  这地方真是不适合生物生存,唯一能顽强活下来的一种植物也只是零星的散落在各个地方。前方有一处稍微好一些,算是这种植物的聚居地了。郑晓杰朝那里走了过去,我拖着酸胀的双腿跟了过去。

  张伏龙和左花也走了过来,看他们的表情应该是什么也没有发现。这样的话,盆地里没搜索的地方就只有这片“未知植物聚居地”了。这是最后的希望,我觉得希望不大。

  这里的植物只是稍多一些,并不成片,遮掩性不强,如果真的有一个能通过人的洞口,我想我一眼就能看见。我放眼望去,没有发现这样的洞。可我看他们三个都在认真的找,我也只好跟着瞎转悠。

  没几分钟我就把这片地方转遍了,我的结论是这里没有地洞。他们肯定不认同我这不严谨的结论,可我实在太累了,索性坐在一旁休息起来。

  说心里话,我真的很希望他们能找到那个地洞。一方面是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我不想看到他们落寞的表情。我虽然不知道这对郑晓杰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这对他非常重要,我希望他能找到他想要找的东西。

  这时,我看见他们三个围在了一起,好像发现了什么。难道他们真的找到洞口了?我不顾身体的劳累,连忙冲了过去。

  我凑上去之后,发现确实有些奇怪。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圆形的像井盖一样的东西,看起来可能是铁做的。不同于井盖的是,那上面许多有纵横的金属条,金属条之间是空的,好似筛子一般。郑晓杰正用手电往里面照,不过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难道这就是地洞的入口?可我随即觉得不可能,因为这“井盖”的直径只有十多厘米,人是绝对过不去的。

  可以肯定的是,这东西是人为的。我说:“小呆,这是什么东西。”

  郑晓杰没有回答我,但我发现他的眼神发亮,似乎这个“井盖”印证了什么。我还没来得及再问一遍,他们又走开了。我一想还是跟左花套话比较容易,便跑到左花旁边,说:“那井盖是干什么的?”

  左花说:“什么井盖,那是通气孔。”

  听她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地洞下面的空气难以流通,需要与地面上的空气交换。发现了通气孔,说明这下面很可能真的有地洞。

  没多久,我们又发现了几个这样的通气孔。在这片植物生长稍为茂盛的区域,植物起了一定的遮掩作用,这直径只有十多厘米的通气孔很是隐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发现的。不过只要发现了第一个,以后的就容易多了。

  看这些通气孔的分布,这地洞的范围不小。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找到地洞的入口。

  我说:“要不我们就把通气孔凿开,这样肯定能进去。”

  我觉得我的方法粗暴而简单,但一下子就被否定了。张伏龙说:“那东西虽然只露出一点,实际上还有一大部分埋在土里看不见。而且刚才我和晓杰看见那下面至少还有十层那东西。当然这只是我们看见的,我们没看见的可能要更复杂,那东西下面说不定还有什么机关。所以我们还得找真正的入口。”

  我没想到是这样,我刚刚怎么只看到了漆黑一片?看来我和他们真的不是一条水平线上的人。

  现在我终于明白以我的水平很难给他们帮上忙,不如乖乖地在一旁打酱油。我发现这地洞远比我想象的要高级。跟这地洞有关的东西都非常隐秘,而就算发现了什么,也无从下手。一个通气孔都有这么多层防御措施,这里面到底是干什么的?

  郑晓杰和张伏龙在到处跺脚,估计是想判断地下是否有空洞。左花也跟着瞎跺,不过我看她更像是在跳舞。我觉得我也不能总打酱油了,也找个地方开始跺脚。左花说:“球球,我怎么感觉地震了。”

  我心说你是不是说我是震源啊。这时候,我看见郑晓杰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

  我走过去,发现这是一小块不长植物的地方。我跺了几下,感觉声音似乎真的不对劲,可也不敢确定。郑晓杰的眼球来回转动着,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难道这底下真是空的?可这地面严丝合缝,怎么能下去?要不刨开试试?

  只见郑晓杰眼睛一转,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发现他正在看一块石头。

  这石头有点怪,突兀地立在这里,与周围的景物十分不搭。郑晓杰走了过去,两只手扶住石头的两侧。我不知道这家伙又在想些什么,不会是一时想不开要头撞石头自尽吧?

  这时,我发现那怪石好像动了。原来郑晓杰并不是在扶着它,而是在转动它。没想到他真的把那石头转动了。

  随着石头的转动,我感觉到地面在轻微地震动。我看到,刚才那块地面竟然在向外膨胀。

  石头转过了一定的角度后,我发觉我刚才的描述并不准确。那块地面其实不是在膨胀,而是像门一样渐渐地翘起来一块。最后,郑晓杰好像转不动了,那块地面向上转了大概四十五度。

  我赶忙凑过去,发现下面竟然另有天地。

  ;

(https://www.biquya.net/id36085/19402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