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迷茫大明 > 第484章 铺开

?

      “皇上谕旨,大赦天下。79阅.”

  

      “皇上谕旨,所有兵籍,匠籍全部归入民籍。”

  

      “皇上谕旨,从即日起,大明废除人头税。”

  

      “皇上谕旨,陕西、山西免赋税年,北直隶免赋税一年。”

  

      “皇上谕旨,乾武元年,增开恩科!”

  

      “皇上谕旨,赐孛儿只斤.俺答为蒙王,增设蒙古行省。”

  

      一道接一道的谕旨传出,整个京师内外一片沸腾,‘皇上万岁!乾武万岁!’的呼声在大街小巷此起彼伏,一众官员士绅商贾姓皆是如痴如狂,鼓乐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扭花鼓、耍龙灯、狮滚绣球、高跷、抬阁、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独竿桥等春节元宵才有表演都一齐涌上了街头,所有人都尽情的宣泄着心头的欢愉!

  

      大赦天下,免赋税钱粮,这都是新皇登基应有的套,但乾武帝不同,登基之日宣布废除人头税,这是天下万民人人受益之事,尤其是对贫穷人家而言,废除兵籍,匠籍,受益的姓也是数以万计,增开恩科,受益的则是天下的读书人,增设蒙古行省,则是宣布了西北从此平,如此多对姓有益之事聚在一起,让人如何不喜?

  

      更令姓高兴的是,乾武帝明显与以前的皇帝不同,以前的皇帝是拼命的刮钱财,而乾武帝却是大把大把的往外撒银,免人头税且不说,京师大街小巷的整改至少就是上万两银,听说新铺砌的石板街道,尺就要耗费一两银,而且街道还修建公共茅房。两旁栽树。

  

      以前的嘉靖只知道修建宫殿祭坛和皇家园林,何曾管过京师的街道?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街上牛马粪便随处可见,臭哄哄的,那象现在这样。新铺砌的几条街道都洁净的不好意思吐痰。

  

      皇宫,景仁宫,景仁宫是东六宫之一,乾武完成了登基仪式,便乘坐便舆赶了过来,与徐清曼分享他的喜悦,在景仁门下轿,徐清曼、关芙蓉便带着一群监宫女迎了上来,盈盈下拜。道:“臣妾拜见皇上。”

  

      “免礼。”乾武矜持的说道,待的众人起身,他才冲着徐清曼、关芙蓉微微一笑,迈步进了大门,进的正厅,徐清曼挥手屏退一众监宫女,便抿嘴笑道:“皇上今儿个真英武。”

  

      胡万里笑着张开双臂,道:“平日就不英武?来。帮朕更衣,弄点吃的。一会儿还的见人说事。”

  

      听的这话,关芙蓉连忙出门吩咐宫女,徐清曼则上前帮着他除去龙袍,一边念叨着道:“皇上得注意身,这段时间连轴转着见人说事,如今御登基。也该松泛松泛,别绷的紧。”

  

      “朕这些年打熬的一副好身骨,别担心。”乾武说着便问道:“嘉靖的那些妃嫔宫女监都送过去了?”

  

      “都分批送去西苑了。”徐清曼说着抬起头媚了他一眼,道:“如今后宫已经整肃一新,皇上可以随心所欲了。”

  

      “吃醋了?那可不行。”乾武轻笑道:“妒可是七出之条......。”见的关芙蓉进来。他便含笑打住。

  

      在景仁宫里略微休息了一阵,乾武才一踱着回到乾清宫,东暖阁里,内阁和六部大员都屏声敛气的恭候着他的到来,见他进门,众人连忙跪下道:“微臣等叩见皇上。”

  

      “都平身。”乾武随意的摆了摆手,径直落座后,他扫了众人一眼,才道:“朕做事讲究效率,不喜欢疲沓,内阁必须尽快推出‘绩效考成法’。”

  

      “微臣遵旨。”翟銮、夏邦谟、许赞人忙躬身道;

  

      “内阁如今人手少,忙不过来。”乾武说着扫了众人一眼,道:“礼部尚书张璧,兵部尚书毛伯温、户部尚书王杲、俱晋渊阁大士。”

  

      听的这话,一众大臣不由的面面相觑,这主比嘉靖还强硬,内阁阁臣不经廷推就罢了,一次竟然擢拔位阁臣,略微沉吟,张璧便起身跪下道:“皇上特旨任命阁臣,弊端颇多,微臣恳祈恢复廷推之制,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共同推举,以免朝中再出奸佞之臣。”

  

      听的这话,翟銮不由暗暗叫苦,张璧这话等若是将他架在火上烤,说严重点,这是挑拨他和乾武的关系!大明有会推大典,吏部每遇员缺,吏部先一日移会大九卿,掌科、掌道,由辅主持,在朝堂上由高级官员和言官以不记名的方式推选,内阁阁员出缺,同样是由以上的京官廷推,毫无疑问,会推廷推将大的提升内阁辅和阁臣的权利,大的削弱限制皇帝的权利。

  

      想到这里,他连忙沉声道:“朝廷虽有会推制,然自正德以来,经会推入阁者,寥寥无几,皇上初临天下,特旨擢拔前朝旧臣,实为稳定人心。”说着,他便沉声道:“还不谢恩!小心君前失仪。”

  

      “身为大臣,当勇于直言。”乾武扫了几人一眼,不急不缓的说道:“仲鸣说的不错,特旨擢拔你人,确为稳定人心,自古一朝天一朝臣,如今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无心政事,眼巴巴的等着望着朕调整人事,这不好。

  

      至于会推,确实是个好制,但也有不足之处,朝廷用人,当不拘一格,会推可以恢复,但朕也会特旨擢拔。”

  

      听的这话,一众大臣都隐隐有些欣喜,这主虽说是软硬兼施,但似乎比嘉靖要好说话,毛伯温、王杲当即便跪下道:“微臣谢皇上隆恩......。”

  

      张璧见状,忙跟着叩谢恩。

  

      “都平身。”乾武说着略微一顿,才道:“今日召集你们,主要是为了众藩王海外分封事宜,二多亲王郡王位列朝堂,诸位有何感慨?”

  

      “震撼!”翟銮躬身道:“不到二年,宗室数目便由洪武朝的五十七人骤升至现在的一万零十四人。几近两千倍,若不分封海外,再过年,朝廷岁入将无法供养一众宗藩。”

  

      朝廷这些年国库空虚,连年积欠不少宗藩的禄米,为此可没少跟朝廷扯皮。夏邦谟亦跟着附和道:“宗藩分封海外不仅利国利民,亦大利宗藩,实是根治宗藩弊端之善政,微臣附议。”

  

      乾武微微颌道:“宗藩俸禄已经占到朝廷岁入的成,实是亘古未见!朝廷负担不起!姓也负担不起!分封海外,势在必行,为防重蹈覆辙,大明现如今的两京十九省,皆不在分封之列。朕意将他们全部分封在南北美洲、非洲、西亚等沿海之地。

  

      远封海外,没有兵丁护卫自然不行,毕竟都是宗室,分封也不是流放,允许他们招募朝廷八十余万卫所兵丁边军随行,允许招募封地的姓随行,你们以为如何?”

  

      听的这话,一众人不由目瞪口呆。这手笔也忒大了,就算要革新兵制。也犯不着将所有的兵力全部都推出去!毛伯温正想开口,翟銮却抢先开口道:“皇上圣明,如此多宗藩分封海外,少则年五载,多则十年八年,逐步将所有兵力转移海外宗藩名下。朝廷再另行训练新兵,此实是一举数得!

  

      朝廷不仅免除了数十万大军的遣散费用,还能从宗藩手中挤出一笔招募费用,免除了宗藩的俸禄开支,宗藩的王田庄田也尽数成为纳税的田地。宗藩在海外开拓疆土也获得了足够的兵力!实是皆大欢喜!

  

      皇上英明睿圣,圣虑深远,实是大明之福,宗藩之福,天下万民之福!微臣委实敬服的五体投地!”说着,他便起身恭敬的叩。

  

      这确实是一石数鸟,皆大欢喜!众人纷纷跟着起身称颂!

  

      “别忙着称颂,还不知道一众藩王的反应。”乾武含笑道:“不愿意分封海外之宗藩,一律迁移来京师,只允许一降爵以袭,余不封,在海外开疆拓土,成绩斐然者,可晋升爵位,先将这消息放出去试探一下藩王们的反应。”

  

      这等若是将一众藩王尽数逼迫去海外了,一众大臣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消息一传开,一众亲王郡王下榻的会同馆登时就沸腾起来,他们根本就只关心海外分封的情况,呆在国内的封地,纯粹就是在四方天里混吃等死,再充沛的精力也只能发泄在女人的肚皮上,这就是宗室繁衍的速飞快的主要原因!

  

      海外分封允许招募兵丁招募姓,又是天高皇帝远,一旦到了封国,那就完全是他们的天下!谁还愿意呆在国内?更别说留在国内的宗藩要尽数迁来京师,在各个封地他们还能作威作福,在京师,一个个就的夹起尾巴过日了,这种天差地别的待遇,还用选吗?

  

      次日早朝之后,新扎的锦衣卫指挥使俗称锦衣总宪的伍顺进宫将一众藩王的反应详细的进行了禀报,随后将整理好的情报呈了上来。

  

      胡万里细细的翻看了一遍,赞许的点了点头,才道:“锦衣卫的声誉素来不好,你担任指挥使要设法加以改变,一些恶习要大力整顿,有抗令不尊,恶意刁难的,轻慢怠职的,坚决清理出去,不要怕,你自己也要洁身自好,不要授人以柄,朝廷的言官连朕都敢顶撞,你别栽在他们手中!”

  

      “微臣明白。”伍顺忙躬身道。

  

      “如今大局已定,将家眷接来京师罢。”胡万里说着一顿,道:“西北的活动可以适当的转向不地汗,另外,对于西亚、西洋,要加强人手,尤其是西班牙,下一步,咱们就该跟西班牙在中美洲死磕,美洲的银矿,朕是志在必得!”

  

      “微臣遵旨。”伍顺连忙躬身道。

  

      “还有。”乾武接着道:“奥斯曼帝国,你派人跟他们接触一下,打个前站,今冬我准备派出使团出使奥斯曼。”

  

      “微臣遵旨。”

  

      胡万里微微颌道:“出去宣薛良辅、刘思武、李健觐见。”

  

      “微臣告退。”

  

      待的伍顺退出,乾武斟了一杯茶,缓缓的呷着,与欧洲争霸天下,大明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人口!他之所以力避免大规模的战争,就是担心人口损失大!要想彻底的压倒欧洲。改变整个世界今后数年的格局,他需要大量,不!需要天量的人口!他可不想象成吉思汗那样白忙活一场。

  

      如今,随着美洲高产作物的推广,东南亚、南洋的开发,西北的和平。天花的预防,人头税的废除,土地兼并的缓和,慈善会完备的赈济,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他相信,大明的人口会以爆炸般的速翻滚上去!

  

      六千多万人口!这是朝廷统计的数据,他才不会相信,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地方官员胥吏和姓联手刻意隐瞒了。估计不要十年,大明的人口就能上亿,整个欧洲如今有多少人口?

  

      将数以千计的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之类的宗藩散播出去,略微加以扶持,整个美洲都将是汉人的天下,非洲至少也要占领一大半,这个格局,看后世如何去改变?

  

      薛良辅是特意前来参加胡万里登基大典的。早就估摸着乾武会召见他,一直没敢出去应酬。听闻伍顺亲自来传话,急忙就进了宫。

  

      进的乾清宫,见乾武低头批阅折,他连忙恭敬的趋步上前跪下道:“微臣叩见皇上。”

  

      “佐卿来了,坐。”乾武含笑道,俟其落座。他便道:“宗藩分封海外,已成定局,估计有二万人口迁移海外,这是项为庞大的迁移,需要海量的海船和船员水手。朝廷如今的造船厂并不多,规模大的也就七八家,东兴港名下也就大造船厂,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大力培训造船工匠,在安南、倭国、淡马锡、噶罗巴再建造四个大型造船厂。”

  

      薛良辅微微欠身道:“微臣遵旨。”略微一顿,他才道:“皇上,是官设,还是私建?”

  

      “当然是私建。”乾武轻笑道:“都挂靠在东兴港的名下,东兴港的军工作坊、造船厂,玻璃作坊等等都不要跟朝廷扯上关系,官办的扼杀创造力,不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微微一顿,他便将话头一转,道:“我想在汉武建立一个技术校,专门培养各类技工,冶炼、造船、铸造、锻工、勘探测绘等等各方面的人才以后都会大量需要,这事情你抓紧办。”

  

      薛良辅犹豫着道:“技术校也是私办?”

  

      “私办。”乾武笑道:“有官办的,朕准备在汉武建立一所海军院,这必须是官办!你先在汉武选址,随后有旨意下来。”

  

      “微臣遵旨。”薛良辅忙躬身道。

  

      沉默片刻,乾武才轻叹了一声,道:“他们可都好?”

  

      薛良辅自然清楚他问的都是谁,连忙躬身道:“一切安好,皇上放心。”

  

      “孩已经不小了,别溺爱,海军院建成,让他们进院。”乾武轻声道:“那几位,让她们多出去散散心,如今已经没事了。”

  

      薛良辅不愿意乾武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忙躬身道:“微臣遵旨,明日就启程返回汉武。”

  

      “还有一事,去信将胡万山招去吕宋,授个四以下的官职,再以鼎国公府的名义送些银。”乾武说着挥了挥手,道:“去罢,有私事直接转给伍顺。”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薛良辅忙起身行礼。

  

      薛良辅出去不久,刘思武、李健两人便一身军装联袂而至,进门,两人便要跪下见礼,乾武连忙伸手道:“既是身着军装,就行军礼!以后朝会,不准穿军装。”

  

      “是!”二人忙立正敬礼。

  

      乾武直接说道:“如今大局已定,京师留下一万护卫队便可,倭国、安南必须尽快的拿下来,京师两万新兵训练已近一年,拉上战场去实战训练,加上南京还有一万,一共是六万兵丁,刘思武率二万去倭国,李健率四万去安南,速战速决,否则我手头的银可不够你们消耗的。”

  

      两人一听大喜,连忙立正道:“是!属下遵命!”

  

      乾武鼓励着道:“好好打,争取一战封候!”

  

      听的乾武许以封侯,两人忙立正敬礼道:“是!保证不负皇上所望!”

  

      “去罢。”乾武含笑道:“薛良辅还在京师,一应弹药补给跟他去商量,另外,李健顺带将兴王送去广州。”

  

      “兴王?”李健不由的一愣。

  

      “就是嘉靖。”乾武道:“今年冬季准备送他去非洲封地,让他在广州呆着,我见他心烦,他呆在京师也成天提心吊胆的,去广州,大家都轻松。”

  

      一听是嘉靖,李健可不敢大意,连忙道:“还请皇上示下,是否留一个营监视?”

  

      刘思武却插话道:“皇上,何不送他去澳门?”

  

      乾武看了两人一眼,道:“不日我便要下旨,全面解除海禁,所有沿海港口全面放开,澳门将不再是私港,广州将成为大港,护卫队在广州留驻一个团吧,从李健的汉武舰队序列中抽调。”

  

      “是。”李健连忙应道。(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net/id6556/46529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