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 第九百零七章 康王的封地

刘成听见这四个字,好似想到了什么,整个人都是一震,犹豫了一下,还是应道:“是,陛下。”

        很快备好了纸墨笔砚。

        按照常理,楚皇只会说出自己的意图,润笔,拟旨,自然会有翰林和司礼监的人去做。

        可是这一次,楚皇却是亲自的拟旨,遣词造句都是自己动手。

        刘成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看着。

        看着看着,表情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陛下这是......

        真的遂了康王殿下的愿?

        两川道,仰州府......

        两川道......

        那里距离京都府可谓是千里之遥啊!

        康王殿下到了那里之后,可谓是真正的没有一点儿留在京都府的机会了。

        那么,这储君之争,这么多年,也终于算是落幕了吧?

        刘成站在一旁,莫名的有些感慨。

        这康王和宁王,两位王爷相争了这么久,最后的储君位置却是被小皇子给夺去了。

        实在是造化弄人啊!

        哎......

        刘成正感慨着,楚皇已是写好了圣旨,递给刘成,吩咐道:“将这圣旨送到康王府,你亲自送。”

        刘成忙不迭的伸出双手,接过圣旨。

        他想要开口劝一劝楚皇。

        毕竟,封地的事情可不是儿戏。

        一旦康王殿下离开了京都府,到了两川道。

        这件事情便是成了定局,任何人都是更改不了了!

        原先康王留在京都府,还是能够对新安候起到一定的压制的作用。

        无论如何,储君还不是小皇子。

        新安候便是再如何的权势滔天,也不是帝师!

        可是,一旦康王离开了京都府,情况可是完全不一样了。

        新安候不仅仅是神机营的统帅,不仅仅是各大书院的院长,不仅仅是伊人居背后的主人,不仅仅是宝乐坊真正的东家,不仅仅是竹轩斋的掌控者,还是储君之师!

        这么多的头衔加之一人,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不是那么的准确。

        那完全就是万人之上,零人之下啊!

        刘成拿着圣旨的手都是在颤抖,几次想要说话,都是没有开口,最后千万言语只是化作一句话:“是,陛下......”

        说完后,便转身离开了。

        楚皇看着刘成的背影渐渐的消失在自己的视线内,脸上的表情显得竟是那么的淡然。

        好似他已经看开了世间万物一般,再次拿起了笔,又是写下了一道圣旨。

        刘成离开了皇宫后,直奔康王府。

        虽说这皇宫的内外皆是新安候的耳目,可是新安候却也是没有限制任何人的出行。

        只是楚皇和刘成不愿如此而已。

        因此,当刘成出现在宫门的时候。

        禁军的守卫们都是怔了一瞬,却也没有阻拦。

        刘成便手拿着圣旨,毫无阻拦的到了康王府。

        敲门......

        片刻后,康王府的大门打开。

        一个下人站在门前,看着刘成,先是一怔,随即脸上露出怀疑之色。

        他许久都没有见到宫里面的宦官出宫了。

        眼前这个人虽是穿着宦官的服饰,但究竟是不是宦官,还不一定。

        “你是谁?找谁?”

        刘成看着那下人,表情出现了一些变化,有些无奈。

        一年多没有离开皇宫,这康王府的下人竟是都不认识他了。

        背负双手,淡淡的道:“咱家乃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刘成,是来传旨的,速速去禀告你家康王殿下,耽误了事,你可担待不起!”

        那下人听见这话,整个人一震,忙不迭的道:“原来是刘公公,您稍候片刻,小的这就去禀告......”

        说完,忙不迭的跑到了康王的庭院。

        片刻后,便回到了大门,看着刘成,毕恭毕敬的道:“康王殿下片刻便到,您先到正殿休息片刻......”

        刘成点了点头,踏入正殿,刚刚坐下,还没有喝一口茶,便看见康王匆匆赶来。

        “刘公公。”

        康王看见来的人是刘成,并没有诧异。

        相反,他的心里面已经明白了什么,整个人都是显得淡然了。

        端端正正的站好,静静的等待着刘成宣布自己的命运。

        刘成看见康王的表情,微微一怔。

        他没有想到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康王竟是变得这般的憔悴。

        憔悴倒也罢了,原先康王的有些气质,如今看来,却是完全见不到了。

        此时此刻的他,在见到康王以后,才彻底的明白了。

        为什么康王会认输。

        为什么陛下同意让康王离开京都府。

        他在心里面默默的叹了口气,从怀里面取出了圣旨。

        康王和一众康王府的下人,都是忙不迭的跪下。

        刘成尖利的声音很快响彻整个康王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鉴于康王赵正,南风斯玄,俊秀笃学,颖才具备。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亲。事子侄,甚端。事臣仆,甚威。

        大有乃父之风范,朕之夕影......

        可在两川道,仰州府设王府,地百里,护卫百人,加金万两、丝绸五十匹,钦哉!”

        前面的话都是废话,客套话。

        说是康王多么的孝顺,多么的威严,多么的聪慧,多么的贤能,后面的才是真正的重点。

        封地......

        两川道、仰州府。

        挑选一百里的土地,作为封地,可以招募一百护卫,后面的金万两,说的并不是黄金,而是一种铜币,值不了多少的银子。

        按照常理,皇子封王的时候,便会有封地、护卫什么的。

        换句话说,就是这封圣旨上的内容,早在康王封王的时候便应该出现。

        只是,皇帝看重康王,所以当时并没有给他封地,让他留在了京都府。

        作为储君的候选人。

        如今,给了他封地,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从此以后,康王彻底的失去了争夺储君的资格。

        从这封圣旨降下的那一刻起,最迟一年的时间,他必须要离开京都府,前往两川道、仰州府。

        这一年的时间,则是给仰州府建造王府,划出封地的时间。

        康王听着这圣旨,从头到尾,表情都是没有丝毫的变化。

        直到最后他谢恩,起身,伸手接过圣旨的时候,眼泪竟是止不住的从眼眶之中落下。

        却不是因为伤心。

        因为什么,他也不知道。

        这么多年,他成日所思所想所念,皆是成为储君。

        最终的结局,却是如此......

        他以为自己释然了,可是现在方才知道。

        或许,只有自己离开了京都府的那一刻,方才能够真正的释然......

(https://www.biquya.net/id78113/4588239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