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 第七百七十六章 比试

“是。”

        方休的回答十分的诚恳,表情也是十分的淡然,没有任何想要否认的意思。

        就这么面带笑容的看着士子们,淡淡的回答了一句。

        士子们听见这么爽快的回答,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按照他们的想法,无论如何,新安候都应该是反驳几句的。

        奈何......

        新安候压根就不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啊!

        士子们的表情十分的精彩。

        停顿了好一会,那领头的士子方才开口道:“科举已经施行了几百年,士子们乃是朝廷的栋梁。

        科举之道在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政学一体、化成天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礼记·礼运篇》......”

        这士子显然已经想好了见到方休应该怎么说。

        上来先是一通长篇大论。

        从四个层面说明了科举的好处,说明了科举的不可替代性。

        方休听了以后,竟然觉得有几分的道理,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反驳。

        一直到那士子说完,方休都是没有反驳一句。

        那士子见到这一幕,自然是怔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

        停顿了一下,他方才道:“看来新安候对学生所说也是颇为认同的,既然如此,新安候为何要变革科举?”

        方休听见这话,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笑容,淡淡的道:“很简单,你说的没有错,科举之道在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政学一体、化成天下。

        可是这跟科举之变有任何的关系吗?

        明算、明医、明法为何不能实现这四点呢?

        甚至在本侯爷看来,你所说的这四点,正是科举需要变革的原因。

        别的不说,前段时间陛下回到京都府,那件事情,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吧?

        所谓的圣人之言,圣人之道,选贤与能,又都选到哪里去了?

        朝堂之上,六部、大理寺,有哪一个不是把仁义礼智信挂在嘴上,却没有放在心里的?

        既然如此,为何还一定要进士科?明算科不是可以更好的进入到工部、户部?”

        那士子听见这话,怔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犹豫了一下,他的表情逐渐的坚定,开口说了四个字:“祖宗之法!”

        “呵......”

        方休听见这四个字,不屑的笑了,道:“何为祖宗之法?祖宗之法便一定是对的,一定不能有任何的改动,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行科举,以前的察举不是更好?

        那样,尔等士子也不需要读书了,只要投个好门第便好!”

        士子们听见这话,都是沉默。

        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其中的关键。

        新安候所说的无非就是进士科选拔不出实干型的人才。

        既然如此,只要比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士子们虽说钻研进士科,可是自认杂学方面却是不输任何人的!

        君子六艺,每一个士子都是要钻研的。

        即便是寒门子弟也是如此。

        既然新安候说如今的科举没有办法选出人才,那么新式的学院就可以吗?

        别的不说,就是一点,工部和户部的确是需要算学。

        可是他们这些士子之中并不是没有钻研算学的人。

        既然如此,何不比试一下?

        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开口道:“新安候所言我等皆是明白,无非是觉得进士科的人进了工部和户部,没什么用处。

        进了大理寺,进了刑部,还要重新学习律法,既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以此为标准?”

        方休看向那人,倒是有些赞许。

        一句话就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方休看着他,点了点头,只说了一句话:“倒是也可以这么说。”

        那人得到肯定的答复,也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开口道:“新安候,学生以为,您所说的并没有多少错处,只是在学生看来,与其科举如此繁杂,倒不如保持如今的状况,仍旧是单考进士科,中了以后,再细分,如此岂不是更好?”

        方休听见这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是还是道:“不好。”

        “为何?”那学生一脸的疑惑不解。

        方休看着他,道:“年幼时学习总比年长时学习来的更加的深刻,既然已经决定要在工部,学进士科还有何意义?”

        那人听见这话,有些不高兴了。

        这叫什么话,进士科,明经,明义,学些的乃是四书五经,乃是圣人之道。

        一个人若是连最基本的圣人之道都不了解,又如何能够报效朝廷呢?

        于是,他愤愤不平的道:“新安候此话有些太过笃定了,学生以为......”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方休打断:“你也别以为了,既然你觉得不妥,本侯爷可以让书院的学生跟你们比试一番,看看算学之道,究竟谁更胜一筹。

        若是你们胜了,本侯爷倒是可以考虑考虑,不动科举。”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

        当然,更多的人是愤怒。

        科举是什么?

        科举是朝廷的根本!

        是万万千千的士子的根本啊!

        在你新安候这里竟然只是轻飘飘的一样东西,听上去倒是像是想动就动,不想动就不动。

        别说是你一个小小的新安候,所谓的小阁老了!

        便是陛下和诸位内阁首辅大学士,怕是也不敢说出这样的话吧!?

        嚣张!

        实在是太过嚣张了!

        士子们很愤怒。

        跟方休说话的那一位当然也是。

        听见方休如此轻蔑的话,他自然也是愤怒。

        可是他同时知道,新安候是有脑疾的,跟他说话,压根就不能使用正常人的思维。

        既然他说想要比试!

        好!

        那咱们就比试比试!

        看看究竟是能胜出!

        方休的书院那些人,士子们都是知道的。

        说到底,都是一群孩子。

        而且,大部分都是一群从来就没有读过书的孩子,还有不小的一部分是寒门子弟。

        这些的学生能够读过四书五经也就罢了。

        有几个人是看过杂学书的?

        最多,最多,估计就是看过一些竹轩斋的所谓的科普读物。

        那些东西,闲暇时看看逗趣一下,还是可以的。

        真要是仔细的钻研,就真的只是一个笑话了。

        几个精通算学的士子都是有足够的自信。

        那些书院的孩子绝不可能胜过他们。

        接下这场比试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让新安候让步。

        那么......有何不可呢?

(https://www.biquya.net/id78113/458825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