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 > 第七百章 又一个伯爵!

“这......”

        知府几人听见这话,都是懵了。

        楚皇见到这一幕,瞪了他们一眼,问道:“怎么?不乐意?”

        知府几人哪里敢说不乐意,忙不迭的躬身:“臣等遵旨!”

        然后,一人一个锄头,跟在那些农户的后面,挖起了红薯。

        那些农户看着知府大人,一开始还很紧张,可是看见他们也是拿着锄头,也是要挖红薯,一个个的全都是露出笑容。

        原来在他们眼里,无比尊贵的知府大人,在陛下那里,也是如同路边的蝼蚁一般。

        陛下让他们拿起锄头,他们二话都不敢说。

        楚皇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脸上却是仍有怒意,冷冷的道:“朕真是该让这些家伙每一个都到地里去挖一次红薯,让他们也知道,这挖红薯究竟是什么感觉!”

        旁边的刘成擦着汗,不敢说话。

        生怕陛下注意到了自己。

        又让自己挖红薯去了。

        一连几天,楚皇就在衙门里面处理姑苏府的公文。

        偶尔就是在这城郊四处的逛一逛,再不然就是到这里,看一看这知府挖红薯挖的如何了。

        不得不说,这些家伙学起东西来,还是挺快的。

        短短的几天,挖红薯才算是挖出了点模样。

        有些甚至要比农户的动作还快。

        这一天。

        楚皇如往常一样,站在田边看着他们。

        突然,一个护卫走了过来,端端正正的站好,恭恭敬敬的道:“陛下,新安候来的信。”

        “哦?”楚皇微微一怔,道:“拿给朕看看。”

        显然他没有想到,方休的回信竟然这么快就到了。

        按照他的想法。

        估计方休看到信,得浪费一段时间,写回信,又是浪费一段时间。

        毕竟,这个人有多懒,他是知道的。

        伸手接过信,自上而下,仔细的浏览起来。

        片刻后,他看着信,悠悠的叹了口气。

        原来这红薯竟然不能够当作主粮。

        但是即便只是当作辅粮,也是完全足够了!

        毕竟一亩可是有足足七千多斤的产量呢!

        别的不说,就是这个产量就完全碾压其他的稻谷了。

        而且,味道还这么的好。

        楚皇想到这里,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同时,心中感慨。

        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方休这小子就给整个楚国和朝廷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此时此刻,他有些庆幸。

        还好当初让这小子去参见亲军校阅了。

        不然,这么一个人才,就浪费了!

        还好......

        还好啊......

        这么想着,楚皇开怀大笑。

        笑完了以后,又是看向身旁的刘成,吩咐道:“好了,红薯的事情,朕已经清楚了。

        这一次新安候又立了大功,还有他府上的那个人......

        一个人带着十几个护卫到了姑苏府,结果只剩下五个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什么都没有......

        那个人叫什么来着?”

        楚皇皱着眉头,怎么也想不起这个人的名字。

        旁边的刘成见状,忙不迭的提醒道:“叫钱正,陛下。”

        “对,钱正!”

        楚皇的脸上露出恍然之色,摇摇头道:“朕的年纪真是大了,竟是连有功之臣的名字都记不住了,哎......”

        说到这里,深深的叹了口气,又道:“这个钱正也算是为红薯的种植立下了汗马功劳。

        方休那小子,朕一时间也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好赏的。

        就先赏那个钱正吧。

        朕若是没有记错,他还没有爵位吧?

        就封他为杜明伯。”

        刘成听见这话,微微一怔,随即心里无比的震惊。

        如此说来,那一个小小的方府,岂不是出了两位侯爵和一位伯爵?

        当然,他心里面明白,钱正其实并不能够算得上是方府的人。

        但是,对钱正,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个人,可谓是孑然一身。

        唯一的出处就是方府。

        封他为伯爵,也就等于是再给方府一个伯爵的爵位了。

        想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应道:“是,陛下!”

        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心里面却是想。

        这一次回京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了新安候。

        “对了,刘成啊......”

        楚皇看着不远处挖红薯的知府,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刘成。

        刘成忙不迭的应道:“陛下,您有何吩咐?”

        楚皇看着他,问道:“朕若是没有记错,户部侍郎严松似乎在临泽府?”

        刘成听见这话,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片刻后,回答道:“回禀陛下,严大人如今的确是在临泽府,任的是中原道节度使。”

        楚皇点点头,又道:“朕记得他是最为反对这地丁合一之策的,他到中原三道也有一段时间了,朕倒是想要看看,他有没有一点儿改变。”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这一次回京的时候,去临泽府转一转吧。”

        刘成忙不迭的道:“是,陛下!”

        楚皇点点头,目光再一次看向那田里的农户们,表情恢复了原先的庄重。

        不知道他的心里面究竟在想一些什么。

        刘成站在楚皇的身后,也是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生怕打扰了陛下。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转眼间,又是两天以后。

        地里面的红薯,大部分全都被挖了出来。

        仔细的统计了一下,这寥寥的几亩地的红薯,竟是够整个姑苏府的人吃上好几天的。

        楚皇得到这个消息,几乎想要把整个姑苏府城郊的良田,全部都给种上红薯。

        但是,想了想之前方休信上所说的,还是算了。

        这红薯生长不需要多么好的土地,即便是在北方四州,只要不是冬季,气候太过恶劣。

        那也是可以种植,可以生长的。

        而稻谷就不一样了,必须要良田才能种植。

        若是在那些荒芜的田地上,压根是种不出来的。

        因此,方休给楚皇的建议是,或者说给户部的建议上。

        在一些无法种植稻谷的田里,种植这种红薯。

        而原先可以种植稻谷的田地,则是尽量的维持不变。

        楚皇也是采纳了这个建议。

        最终决定,把这些红薯储存起来,用作种子,运送到一些比较荒芜的地方,然后种下。

        等到来年的时候,再作为粮食。

        除此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了。

        楚皇又叮嘱了那姑苏城知府两句,便再一次启程,离开了姑苏府......

(https://www.biquya.net/id78113/458826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