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新官 > 第十四章 面临关闭的生产线

?看着娇羞难耐的黄琪,宋穹突然若有所思。

  《大众电影》这一幅照片,似乎曾经引起过较大的争议。

  有一位读者写信给编辑部,异常愤慨地痛斥“你们在干什么”,责问“是什么动机”、“是在宣扬什么”、“准备把我国的青少年引向何方”、“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还有点中华民族的气味吗”……

  并且宣称,九亿人民不会答应。要求原文照登,让九亿人民鉴别一下。

  后来,编辑部果然将这一封来信原文照登,在全国引起激烈的反响,很多读者给编辑部写信,表达他们的看法。

  但是让“责问信”的作者始料未及的是,这些来信中的大部分都支持编辑部,只有百分之三的人支持这位质问者。

  这样的争论,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而更多的人渴望更加自由和宽松的环境。

  宋穹不由笑着对黄琪说道:“其实,你想多了。”

  “鲁迅先生不是说了嘛,中国之所谓道德家的神经,自古以来,未免过敏而又过敏了,看见一句意中人,便即想到《金瓶梅》,看见一个瞟字,便即穿凿到别的事情上去。”

  “这张接吻的剧照,象征的是美好的爱情,我们应该赞美,只有老封建,才未免过敏而又过敏地穿凿到别的事情上去。”

  宋穹说得很认真,带着个人的一些感慨,黄琪不由被吸引,歪着脖子看向他:“鲁迅先生真这样说过?我怎么没有看过?”

  “鲁迅先生那么多作品,你才看过几篇?”宋穹笑了笑,鲁迅的文章,向来不讨人喜欢,有时候是因为文章的内容太犀利,有的时候是因为内容太晦涩。

  黄琪不服气地撇了撇嘴:“好像你看过很多似的。”

  宋穹呵呵笑了两声,他在功成名就以后,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读鲁迅的文章,那些标枪一样的文字,对人性的剖析异常深刻,既能让他自省,也能帮助他透过热闹的表面,看透喧嚣背后的丑陋人性。

  “鲁迅先生还说,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金瓶梅》了……”

  宋穹跟黄琪扯了两句,埋头开始翻阅那些专业书籍。

  黄琪拿着《大众电影》,若有所思,后来终于意识到总拿着这本杂志不好,连忙放回书架,又去书库找了几本鲁迅的书来读。

  日渐西斜,图书馆的管理员开始提醒大家即将闭馆,宋穹留下两本书,将其他的书拿到书库,准备放回原来的位置。

  “咦,原来这本书在你那里。”

  旁边突然伸出来一只手,将宋穹还没放好的书抢了过去。

  “对对对,就是这本,专门介绍防腐材料和设备的,我记得有这本书的。”

  宋穹不禁转过头,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瘦瘦高高,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男子,手上拿着书,神情热切地翻了两下,然后才突然想到什么,抬起头,有些羞赧地对他笑了笑:“不好意思,我急着找这本书,刚刚看到,有些失礼。”

  宋穹笑了笑:“没什么,我已经看好,准备还回去了,你是搞化工生产设备的?”

  “我是石山化工厂的,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

  “我?我是县供销社的,对这个比较感兴趣。”

  “供销社?听说你们在准备上马肥皂项目,是不是?”

  宋穹有些意外:“才做了一点准备工作,没想到你们都知道了。同志你怎么称呼?是石山化工厂的领导吧?”

  中年男子摆了摆手上的书:“我哪里是什么领导,小技术员一个,你叫我陈汉生就行了。”

  “做肥皂其实挺简单的,我们石山化工以前也做过肥皂。”

  “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后来不做了?”宋穹有些惊讶地问道,他了解的情况是供销社销售的肥皂都是其他地方的,中岭县并没有工厂做肥皂。

  陈汉生苦涩地笑了笑:“呵呵,不但我们石山厂做过,莲山化工、板桥化工都做过,后来没能够做下去,原因只有一个,原料。”

  石山化工厂是中岭县十几家化工厂之一,其他还包括氮肥厂、钾肥厂、磷肥厂、农药厂、制药厂、东区化工厂、莲山化工厂、板桥化工厂等等。

  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不但全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有条件的地方,也都尽可能在本地建立尽可能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种小化工厂规模都不大,生产产品的产量也比较小,而且没有固定的、拳头产品,经常是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产品杂而多、产量小,没有竞争力,也没有长远的规划。

  宋穹就不太清楚石山化工厂能做哪些产品。

  “石山化工厂在五十年代做肥皂,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的产量达到五千多箱。后来地区取消中岭县生产肥皂的计划,停止供应原料,我们只能停产。”

  陈汉生手扶着书架,颇为惆怅地说道:“莲山化工、板桥化工从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做肥皂和洗衣粉,受制于原料供应,一直都是小打小闹,前两年才彻底停掉。”

  “你们供销社搞肥皂,原料方面有优势,但是能不能突破我们石山厂当年的规模,也很难说。”

  中岭县的肥皂制造历史,原来还有这样一段秘辛。

  宋穹知道陈汉生说得并不错,在物资紧缺的大环境下,原料确实会成为制约生产的关键因素。但是他更知道,随着国家对经济领域的管理逐步放开,有能力的单位,总是能从中找到机会。

  最多两三年时间,像肥皂这种技术含量不高,需求量又大的产品项目,就会遍地开花,那时候要担心的就不是原料,而是市场和利润。

  宋穹能够听出来,陈汉生在说这些的时候,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夭折一样,充满伤感。

  “陈工有这方面的经验,那我以后遇到问题,向你请教,你可不能藏私。”宋穹笑着说道。

  陈汉生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大锅煮皂,农民都可以搞,有什么好请教的?”

  “大锅煮皂,只是暂时的,后期我们准备搞连续制皂,还要上甘油回收设备,实现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连续操作,在稳定质量的基础上,对肥皂的配方进行完善、改进和调整,开发不同的品种,也包括后续的洗衣粉、洗洁精等日化产品。”

  陈汉生眼睛陡然一亮,旋即自失地摇了摇头:“呵呵,想法很好。”

  宋穹知道,陈汉生根本不相信他们能够搞出来,他笑了笑,也没有解释,话说越多,越没有说服力。

  他看了一眼陈汉生手上拿着的那本《防腐材料与设备》,问道:“陈工,石山化工厂也准备上新产品,设备要自己造?”

  陈汉生低头看着书,右手在书皮上来回摩挲:“哪里,厂里的纯碱设备腐蚀严重,我就是想看看书里面有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宋穹顿时心中一动,对化工厂来说,设备腐蚀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对技术落后的国内化工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前世在伦港做化工产品贸易的时候,防腐材料和设备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宋穹也曾经对几种重要产品下过功夫,如果条件充分,应该也能够做出来。

  “宋穹,你怎么还不走,图书馆就要关门了!”

  黄琪等了半天,没有看到宋穹,只好找过来,看到宋穹在和人说话。有些奇怪地看了陈汉生一眼:“你好,你们是熟人?”

  宋穹摇了摇头:“不是,这位是石山化工厂的陈工,我们刚认识,不过现在应该算是熟人了。”

  陈汉生笑了笑,算是认可。

  宋穹和黄琪、陈汉生,来到借书的地方,办理借书手续。

  走出图书馆,和陈汉生分开以后,黄琪撇了撇嘴道:“石山厂这次惨了,他们的纯碱要停掉了。”

  宋穹发现黄琪的消息特别灵通:“真的?陈工刚刚还说,在想办法解决纯碱设备的腐蚀问题。”

  “哪有那么好解决的,七六年底,石油化工部研究院和省化工局联合组成的攻关小组,针对石山厂的纯碱设备腐蚀问题组织会战,对整套设备的内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可是仅仅过了两年,又不行了,你要知道,这套设备也不过是七五年十月投产的而已。”

  宋穹不由愕然,七五年十月投产,到七六年底,一年的时间,就要进行一次防腐处理,七七年、七八年,两年时间,设备又再次出现问题,可见腐蚀问题真的是太严重了。

  要知道腐蚀并不是突然就出现的,可能很早就出现了,不但影响质量,还可能导致漏气、漏液,使生产难以进行。

  也难怪这套设备面临停产,防腐问题不解决,这套设备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https://www.biquya.net/id8379/503066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