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秦开酒楼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气急败坏

“什么,糊涂……”

        秦用的一举一动,从一开始就在嬴政的监视保护中。

        从他赶到栎阳,看上梅山那块地开始,嬴政当晚就已经知道了消息。

        只是这秦用和栎阳令的折子都没递上来,嬴政也不想表现出他监视秦用的事情,所以并没有插手。

        这一天,栎阳令的折子经过两日赶路,终于送到嬴政手中。

        结果倒好,这折子还没来得及看完呢,那边,铁鹰剑士的传信也来到了。

        赵高看到传信上写道,宣文君已经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下学府,立刻马不停蹄赶来回报。

        嬴政一听,脸色豁然大变。

        秦用的出手太快了,快到嬴政完全连阻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从中周旋了。

        “糊涂啊,这宣文君怎能如此糊涂?”

        嬴政站起身来,整个人都变得焦躁了起来。

        按照他的了解,秦用是一个办事利落的人没错,但也不是一个办事糊涂的人。这种事,无论如何都会等待他的指令才对。

        如今倒好,他还没开始下达指令呢,秦用就已经开始动手了,如此着急,后面的事情必将难以处理。

        “赵高,立刻派人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宣文君未免也太迫不及待了!”

        “另外,立刻派人给寡人将宣文君保护起来。尉阳君那边,也时刻给寡人监视好。”

        “这老匹夫平日里看起来安静得很,一有风吹草动,就他蹦跶的最厉害。无论如何,此番必须保护好宣文君!”

        召集中,嬴政想到了什么,突然深吸一口气,对赵高下令道。

        “大王,此事应该没这般严重。方才奴臣禀报得有些着急了,忘记提起一事,大王请先听奴臣道来,再做定夺不迟!”

        赵高赶忙拱手,小心翼翼道。

        “何事?快说!”

        嬴政眉头微皱,他不喜欢这种拐弯抹角,很费事。

        “大王,是这么回事。宣文君在开建学府的前一天,特意去栎阳城尉阳君的府上拜见了一番。”

        “据说当日宣文君还准备了不少礼物。到了尉阳君的府上后,那府上的人交给了宣文君一块关内侯的令牌,说是关内侯早已下令,梅山那块地还是大王的,不允许尉阳君动用!”

        “若有朝一日,大王需要了,只管拿去便是。宣文君也是拿到关内侯的令牌后,方才不再迟疑,开始动工建造学府之事!”

        赵高赶忙禀报,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道:“大王,您看此事,应该没问题吧?”

        嬴政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道:“你确定是拿到了关内侯的令牌?”

        赵高点头,道:“回禀大王,的确是关内侯的令牌。一开始铁鹰剑士也不敢确定,待得宣文君离开后,还亲自去调查了一番,方才禀报上来。否则消息早就传达过来了!”

        嬴政沉默了,不禁沉思起来。

        这事未免也太蹊跷,太顺利了吧?

        “赵高,你说这关内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通情达理了?”

        思来想去,虽然此事看起来很合理,但嬴政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大王,关内侯从来不理朝政,在很多大是大非上,还是支持大王的。”

        “据说此前尉阳君与大王闹别扭一事,关内侯还刻意把尉阳君叫到雍城责备了一顿,关了大半年,最后又在雍城住了许久,去年方才回到自己的领地上!”

        “这关内侯连这都做得出来,可想而知对大王是何等支持,如今做出如此决定,倒也无可厚非!”

        赵高恭敬道。

        “如此说来,倒也是这么回事。也就是说,此事有关内侯的令牌,应该不会再节外生枝了?”

        嬴政闻言,倒也想起了这么回事,沉吟着说道。

        “应该是不会再节外生枝了!”

        赵高躬身道。

        “既然如此,那好吧,此事暂且先放一放。稍后传令栎阳那边,告诉栎阳令与宣文君,既然已经动工,就抓紧建造。”

        “应宣文君的提议,此番论道,这行商论道就算了,至于比武论道,庖厨论道,寡人一同操办,尽量拖延天下士子十天半个月,希望他们莫要让寡人失望才好!”

        “至于建造途中,若出现什么事情,能应对则应对,应对不了,即可禀报。谁敢耽误天下学府的建造工程,寡人定不饶他!”

        话已经说到这里,嬴政也算放心了不少,但还是对赵高下令吩咐道。

        “诺!”

        赵高应了一声,立刻开始前去拟旨。

        嬴政也不再废话,这深更半夜的,别人都准备休息了,他还有堆积如山的折子尚未处理呢。

        ……

        “混账,那宣文君他算个什么东西,在我的封地上动土,竟然也敢不经过我的同意,他找死吗?”

        在嬴政这边得到消息的时候,另一边,距离栎阳本就不算太远,差不多一天路程的尉阳君也得到了消息。

        和嬴政这边得到消息时候的反应一样,都是气急败坏,勃然大怒。

        不同的是,这两人一个对秦用的做法恨之入骨,一个却在为秦用担忧。

        尉阳君,本名嬴洲,如今早已年过甲子,马上就到古稀之年。

        然,他这一身的火爆脾气,就从来就没改过。

        在整个大秦,无论是谁,面对他尉阳君都得退避三舍,哪怕是当今大王也不例外。

        为何?不为别的,就因为他足以代表整个嬴氏宗族的利益。

        别看咸阳城中那位渭阳君,也就是驷车庶长嬴溪名义上可以代表整个嬴氏宗族,但那个渭阳君真要说起来,也比不上他这位尉阳君。

        这尉阳君与渭阳君,读音相同,一字之差,都是君,而且嬴溪的爵位还更高。

        但论资排辈,无论哪一样,嬴溪那位渭阳君,在他嬴洲这个尉阳君面前,都只能俯首帖耳。

        为何之前他因为封地的事情和嬴政闹,最终是嬴政妥协?

        只因为整个嬴氏宗族的人都知道,这大家的封地决不能动。

        而他尉阳君就是最大的代表,要是连他的封地都动了,指不定哪天,这嬴氏宗族的封地也会落得曾经秦国老贵族那些的封地下场一般,全部被收回。

        所以,在封地这件事情上,没有一个人支持嬴政。一旦闹开了,闹大了,嬴政只有妥协一条路。

(https://www.biquya.net/id87034/4415796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