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国剧宗师 > 第204章 片头曲

随后,他们一起看向沈月楼道:“沈老板(先生)怎么看?”

    沈月楼想了想,对二人笑道:“我觉得朱老师和坂本先生说的都有道理。

    只是,我个人有一些不同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悲壮或者说悲凉的主题未必一定要用悲伤的音乐来诠释,若是配上一首轻松愉悦的曲子,说不定起到的效果反而会更好。”

    听到沈月楼的话,坂本一郎眼神顿时一亮,他连忙说道:“沈先生的意思是以欢快的曲子来配悲伤的主题,妙啊,沈先生的这种配乐想法,与华夏古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沈月楼闻言,不禁笑道:“连以乐景写哀情都知道,看来坂本先生对华夏文化了解很深嘛!“

    坂本一郎一脸正色说道:“华夏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值得深入研究,鄙人之前很多配乐的灵感都是来自华夏文化。”

    见沈老板折服了坂本一郎,朱国平笑道:“既然沈老板的想法更好,那这首片头曲就交给沈老板来写好了。”

    坂本一郎点头道:“理当如此。”

    沈月楼连忙摆手:“以乐曲赋悲题我也只是有这个思路而已,具体让我写,我怕写不好啊。”

    朱国平劝道:“沈老板不必谦虚,您的作曲能力我之前也见识过,肯定可以写好这首片头曲。”

    坂本一郎也笑道:“是啊,华夏有句古话叫当仁不让,沈先生不必推辞。”

    “好吧,那我试试。”

    听他二人如此说,沈月楼也不再推辞。

    主题曲的任务定下,他们很快就把素材中其他两处配乐分完了。

    朱国平负责写开篇柴渊登基大殿的配乐,坂本一郎则要为德芳郡主入宫的场景配一支曲子。

    回到临时住处,沈月楼开始全神贯注为《末代皇帝》谱写片头曲。

    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出于一个京剧演员的本能,第一次为电影配乐,沈月楼选用了自己最熟悉的声音。

    以鼓声打头,然后配上小锣,中间再加一段京胡的演奏,大体的音乐结构就先这样了。

    嗯,只用鼓是不是有点太沉闷了,古代异族人中好像有一种清脆欢快的打击乐器叫马林巴……

    为了衔接流畅,加一段琵琶,想要旋律更丰富,加一段小提琴吧……

    趴在桌上,一个又一个想法从脑海里冒出来,不知不觉,一段轻松愉悦的乐章就在他笔下流淌出来了。

    这就,写完了?

    沈月楼有些不确定的自语道。

    刚才,他作曲的时候,脑海里神思飞转,好似有人握着他的笔写下这首曲子一般。

    难怪很多艺术家创作出惊人的作品时都会感觉如有神助,就跟自己刚才的感觉也差不多吧。

    第二天一早,当沈月楼将自己写完作品提交的时候,可把坂本一郎和朱国平都吓了一跳。

    他们自诩天赋惊人,灵感来时,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能普出一曲,可那也就是普通乐章,如此高质量的作品,自己一夜肯定写不出来。

    把曲谱交给乐手,沈月楼、朱国平和坂本一郎坐在一旁听着乐手们的演奏。

    咚咚咚,开头是一段中规中矩的鼓点,一声锣响,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清脆欢快的打击乐。

    坂本一郎忍不住赞道:“好奇妙的化学反应,这段流水般的马林巴中和了沉闷的鼓声,直接将乐曲从庄重过度到了轻松愉悦。”

    紧随马林巴的是一段小提琴演奏,旋律华丽,悠扬,稍有重复,简单却极其具有表现力。

    这段配乐中还加入了琵琶,多种乐器衔接流畅,和谐,整体错落有致,带着宫廷的神秘。

    朱国平感叹道:“这首曲子太棒了,肯定会为电影增色不少。”

    待乐手演奏完整支曲子,沈月楼看向朱国平和坂本一郎问道:“二位老师觉得这首曲子如何?可有哪些需要改动的地方?”

    细细品味一番,朱国平忍不住大赞道:“沈老板的这首曲子结构完整精巧,旋律丰富华丽,既能凸显皇城的庄重神秘,又写出了宫廷生活的烟火气,大体无碍,只有几处细节还需要再雕琢一下。”

    坂本一郎也点头附和道:“朱先生说的不错,沈先生的这部作品已经十分成熟了,就算我们再帮着改动一两处,也只是添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而已。”

    后面,坂本一郎和朱国平上前和乐手们说了一下他们的想法,朱国平在中间加了一段编钟,坂本一郎则在前段和临近尾声时加了一段沙筒流沙的声音。

    听完音效师添加的几处细节,沈月楼也忍不住对二人赞叹道:“庄重的让它更庄重,轻松的更偏向轻松,分寸恰到好处,二位老师新添的这两笔可说是画龙点睛了。”

    坂本一郎和朱国平连忙道:“哪里哪里,是沈老板(先生)原来的曲子好。”

    只短短一番交流,坂本一郎顿时对沈月楼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随后,朱国平和坂本一郎也让沈月楼听了他们刚写的一段只有主乐器和主旋律的未完成配乐。

    沈月楼和他们互相帮着提些建议,两人的作品也在三人的交流中慢慢成了型。

    忙完了电影配乐之事,沈月楼便离开大殿,前往前面电影拍摄现场去了。

    出了录音大殿,一路上走来,沈月楼发觉皇城里的人明显比昨天少了。

    事实上,登基大典过后,上千名群众演员已经走了一大半,除了那些搬箱打杂的,就只剩下有台词的几十个饰演宫女、妃嫔和太监的演员。

    今天这场戏要拍的是小皇帝柴渊和小郡主柴玉钏两小无猜的成长经历。

    沈月楼赶到现场时,这场戏已经快要拍完了。

    他也不上前打扰,就静静站在一旁观看着两个小演员的表演。

    御花园中,柴渊和柴玉钏两个孩童正在花丛中扑着飞舞的蝴蝶,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这一幕也算是《末代皇帝》电影里,为数不多的明媚场景了。

    “咔,好,这条过了,大家都先休息一下。化妆师,去给他们补一下妆。”

    看到镜头里拍下的明媚画面,张诚冷峻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点笑容。

(https://www.biquya.net/id87094/5548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