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清穿之齐妃修真记 > 齐妃(五)

雍正元年,并不平静。年羹尧死后,朝中再起波澜。康熙帝曾三征噶尔丹,噶尔丹之侄在这一年瞅准了时机,支持青海进攻西宁反清,年羹尧已经斩首,雍正捉襟见肘,朝中可用之人并不多。整整二十万的大军,胤禛甚至有些后悔太早清算了年氏和年羹尧,此时朝中人心惶惶。

        这一仗是他登基后的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弘盼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虽然上战场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一战打赢了……想到这里,眼眸变得幽深,这一仗阿玛不会允许输。费了些口舌让雍正同意了弘盼的出征。

        第二日朝堂上便自请出征。同时请旨出征的还有晋恂郡王爱新觉罗·胤祯。见着两人出列,群臣的眼中带着些奇异。心中暗自揣测这两人都不是出征的好人选。圣上子嗣单薄,现在只有弘盼一子,另外的郡王贝子,爱新觉罗的王爷,胤禛一直压着没有重用。

        胤禛见着两人说自己会考虑,便宣布下朝。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都掀起了轩然大波。雍正私下里首先见了弘盼,原本就知道弘盼思虑周全,昨日深谈才发觉自己对他了解的太少,此时对于胤祯一事,他想要听听看弘盼的想法。

        胤禛见着先前意气风发的十四在自己即位之后,沉默寡言,眼中也是暮气沉沉,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削瘦了不少,人的精气神也像是垮了一般,不得不说胤禛的心中是带着隐隐快意的。太后乌雅氏对胤祯的偏疼,是他心中不可化解的心结。

        雍正帝想起了在朝堂上,十四弟这次自请出征,眼神里的光彩,几乎将人灼烧。似乎很久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十四弟了。

        康熙末年,十四弟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平定准葛尔叛乱和保卫西藏和平都有胤祯的影子,抛开别的不说,有胤祯在,便可给这次出征加上一枚砝码。只是,他真的能够安心为自己效力?雍正他还想再想一想。

        弘盼也没有料到十四皇叔的请征,在一路上盘算着十四皇叔出征的利弊,弘盼很快就揣摩出来,如果能够趁着这一次收用了十四皇叔,是最好不过的。他的皇阿玛对他的兄弟有心结,弘盼是知道的,原本的胤礽还是太子的时候,诸位皇子便是私下里暗流涌动,自从废太子一事之后,原本的暗斗便成了明争。弘盼的诸位皇叔八仙过海,各有各的本事,例如十四皇叔就极其有征战天分,如果都如同废太子一般被圈禁就难免可惜了。弘盼想既然胤祯冒了头,边想着如何能够收用了晋恂郡王,如果成功之后,其他郡王也可以如此。

        说起来十四皇叔同十三皇叔有一点最为相似,便是“甚有义气”,当年,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祯挺身而出,跪奏:“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这使康熙更加愤怒,最终胤祯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

        从十四叔开始着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较于滑不留手的八皇叔,十四皇叔在皇家显得单纯而纯粹。

        “此次晋恂郡王自请出征,你怎么看?”在书房里,胤禛开口问道。

        弘盼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起了康熙在位时候的情形,雍正帝位来得名正言顺,是康熙亲自选定的太子,之后即位。其他皇叔纵然有才,却比不上圣上的雄才大略。

        雍正从身份而言抵不过废太子贵重,废太子胤礽是康熙亲自教导学习帝王之术,废太子之后,群臣举荐太子,虽然胤禛打定了主意不冒头,见着了八弟贤王的美名还是心中一惊,他竟然笼络了如此多的人。胤禛对自己这个帝位的由来,有些心结,也正是封号“雍正”之中正字的由来,似是强调自己帝位来得正统,名正言顺。

        弘盼的这话说到了胤禛的心坎里,胤礽被废了,他是圣上亲自选中的人,此时眉头舒展,“让你说出征的事情,你竟是扯到了这些旧事上。”

        弘盼听出了胤禛并没有生气,笑着说道:“儿臣说些也是和此时十四皇叔自请出征有关的,想谈一谈儿臣对十四皇叔的看法。”

        “哦?”胤禛有些兴趣,说道:“你且说说看。”

        弘盼才说起道:“儿子年少时候随圣祖赛外行,与十四皇叔相识,甚至骑射之术也有部分是十四叔指点。十四皇叔的志向便是在沙场上一展抱负,他最大的愿望便是征战四方,做威武大将军,为大清平定江山。十四皇叔的才干,在圣祖年代,便可窥见一二。十四皇叔与皇阿玛之间有些心结,此番出征,他却愿意站出来,儿臣想,十四皇叔愿意再为大清出力,他自请出征是抱着为皇阿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念头的。”

        胤祯开口冒着极大的风险,原本偏安一隅,又有皇太后护住,想要平安顺遂过完一生也不难。可是他所谋求的恐怕并不是平安顺遂,而是一展抱负,不愿意做折了翼的雄鹰。

        “朕如何知道他是真心为这江山效力?”胤禛缓缓说道,他十四弟的性子他也明白。

        “此时出征还有儿臣。”弘盼笑了,两人在说了阵收用了胤祯的好处。

        等到弘盼离开之后,雍正坐在软凳上想,或许弘盼将来是个好皇帝,只是他不会犯下康熙走过的错处,不再明立太子,而是垂垂老矣的时候将传位诏书放在那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

        “好了,朕再想想,无论这一次的出征有没有你十四皇叔,都有你,也同你额娘说一声。弘盼,要记得在战场上,第一便是保全自己。”胤禛说道。

        弘盼告退之后,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八分,原本想着出府之后最好同十四皇叔说一声,后续还要看他的表现,转念想到皇阿玛私下里的眼线遍布,就打消了这个主意。希望十四皇叔能够抓住这次的机会,弘盼真心不希望明珠蒙尘。

        太后不知道弘盼和胤禛私下里的议论,手里捻着小叶紫檀木的时候,听到了这个消息,手猛地一顿,“你说十四自请出征!”

        得到了确认的答复,太后猛地站立起来,“他真是糊涂了,竟还有这样的主意。”嘴唇泯住,如同困兽一般来回走动,她这般蛰伏便是为了皇儿,胤禛怎会让他的孩子掌握兵权?“兵权,是他能碰的吗?”

        嬷嬷说道:“太后,您别急。这件事情应当还有回旋的余地,自请出征的,还有荣辉贝子。”荣辉贝子便是弘盼了。

        “他自请出征?”太后问道。

        “是。”

        心念一转,太后已经有了主意,“嬷嬷,替我传荣辉贝子。”太后说道。其实按照太后的想法,弘盼和胤祯都并不好的选择,只是到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后更宁愿弘盼能够揽下出征,更希望这次事情解决之后,胤祯更够更加处事思虑周全。

        得到了消息荣辉贝子正在上书房和皇帝详谈,太后让人在书房外候着,等到弘盼出来了,第一时间让他来慈宁宫。

        太后的想法不难揣测,弘盼笑着说道:“皇阿玛已经允了孙儿的请求。”

        太后顿时欣慰,语气放缓说道:“皇玛姆等着你凯旋的日子,当年的小弘盼也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替你父皇分忧了。”

        弘盼并没有说破帝王正在考虑让十四皇叔也出征,笑着同太后叙旧,便请辞,“孙儿还想着跟额娘说说话。”

        “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太后说道,“去陪她说说话也好,战事来得及,恐怕不日就会出发。”

        “孙儿告退。”弘盼告退之后,再给皇后请安之后,才去了齐妃那里。

        此时弘盼要出征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后宫,除了零星几人,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此时是弘盼出征,晋恂郡王的请求被皇帝轻轻揭过,不再提,而弘盼在李筠婷这里吐露了事情。

        “十四弟。”李筠婷想到了小时候他养在雍和宫的时候,素来同自己亲近。“如同你说的,明珠蒙尘也怪可惜的。”

        “可不是?”弘盼笑嘻嘻地说道,“原本是模模糊糊的念头,竟是在同文太妃相交那段时日里渐渐清晰。有些事情堵不如疏,更何况是有才干之人,不充分利用了,岂不是可惜?”

        两人说了阵话,快到午膳的时候,李筠婷并没有留弘盼吃饭,而是说道:“早点回去吧,她在外面恐怕也刚知道这个消息,又有了身孕,指不定在担心受怕呢。”

        “儿子先前就同她说过,额娘放心。”弘盼笑着说道,“儿子想同您亲近亲近呢。”

        “她到底有了身孕,事情临头了和当初也不太一样,快回去吧。”李筠婷说道。

        弘盼听了李筠婷的话,便离开了。

        果然如同李筠婷预料到的那般,那拉氏抱着弘盼流了会儿泪水。

        弘盼软语安慰,旁边的嬷嬷也劝说怀孕了流泪不好,才渐渐止住了泪水,等到吃过了膳食,也不肯午睡,说是要给弘盼收拾东西。

        ※※※※※※※※※※※※※※※※※※※※

        推荐基友同类型清穿文,请搜《康熙之武氏宁妃》

        文案如下:宁妃武氏,雍正帝之妃,知州武柱国的女儿。

        从修仙界回来的无灵根凡人——武安宁在被赐给四爷做格格的前三天,

        她遭重生者算计,被康熙给收入了后宫,于是后世的百度百科变成了:崇安太后武氏,顺国公武柱国的女儿。

        幸运的是,她生下的儿子拥有灵根,于是,无灵根的武安宁统治了清朝一百七十年

(https://www.biquya.net/id91449/5186528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