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药香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正酣

?

  “八月二十五……”

  顾海提笔在纸上勾了一笔,这是顾十八娘离开家的第六天。

  “少爷……”灵宝捧着官袍进来,和另外两个丫鬟服侍他穿上,今日是他到吏部报到的日子。

  “对了,你哥哥如今做什么营生?回来这些日子,该请他到家里来坐坐才是。”整好衣服,顾海一边迈步往外走,一边跟在身后的灵宝说道。

  灵元在半路上接的他和曹氏,当时的打扮行事,被顾海认作是行镖之人。

  

  而灵元因为怕故海嫌弃而拒绝自己的护送,便顺势含糊没有挑明自己的身份。

  虽然经历了牢狱之灾,但顾海对气焰嚣天的朱春明依旧不屑为伍,这种状态下灵元自然不敢上门,倒不是怕他责骂自己,而是因为这责骂会给顾海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灵宝听见问,脸色白了白,诺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曹氏已经在院子里等着,要亲自送他出门,顾海边忙笑着过去了,丢下了要问的话,站在一旁的灵宝轻轻的松了口气,却又不得不紧皱眉头。

  她想不出,如果顾海知道了灵元的作为,会是怎样的震怒。

  顾海简单的在吏部点个卯,等待下一步的委任。

  

  这一次的调动很多,来往的人皆是脚步匆匆忙着打探消息打通关系,这样的事,顾海自然是不会去做,事实上他其实也明白就做也是白做,像他这样级别的小官。

  

  最多也就首辅朱大人过目一下。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必要去打通?

  拜访过几个同科,顾海漫步而出。瞧见四五个官吏聚集在一起低声说什么,顾海认得这些人大多数是都察院的御史,他不由得停下脚步站在圈外听了听,越听脸色便越难看。

  

  他们说的是杨太生,几日前,并终于被皇帝勾了死刑。

  这些御史们言语中夹杂着激愤又无奈。

  “你们是御史,是言官,为何不上书?”顾海忍不住开口说道。

  几个人转过头来,不管怎么说,顾海当年的事也颇为轰动,虽然过去这么久,大家还是认出了他。

  “含之回来了……”他们神色古怪地打招呼,随后竟也纷纷找借口散去了。

  顾海站在原地,哪里不知道他们避祸的心思,秋风扫过,只觉的内心凄然。

  “怎么?堂哥要再一次挺身而出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顾海并没有回头,而是自言自语道:“这就是我大周朝的言官御史放任此病态蔓延扩散,以至于朝纲涣散,百姓困苦,我大周朝终将病入膏肓……”

  顾渔在后轻笑一声,伸手拍了拍顾海的肩头,“堂哥,你觉得国事涣散全系一人之过?”

  顾海转头看他,神色微动。

  顾渔并没有停留,而是从他的身旁擦肩而过,秋风扫过,衣襟飘飘。

  

  "科道言官满朝文武为何人人只图自保,为何无人振臂高呼众人响应,为何不齐心协力而上锄奸去邪拨乱反正,莫非满朝文武都是不知廉耻无骨无心之众……”他亦是自言自语般说道,人走远了,声音随着风忽远忽近的飘过来,“好好想想吧,我的堂哥……”

  顾海神色晦明晦暗站在原地望着他离去,久久未动。

  走出吏部时,天色已近午时,却见原本看不到的官员一窝蜂的涌了出来,互相招呼着向一个方向而去。

  “含之,你可跟我们一路去?”相识的几个同科招呼他道。

  “去哪里?”顾海有些不解问道。

  同科们面露惊异,“你竟不知道?今日是文郡王的生辰……”

  人人都知道文郡王与顾海有旧,且提携相护,他也算是文郡王的拥护者,作为拥护者,竟然

  不知道人家的生辰,这简直是奇事。

  事实如何,顾海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他连文郡王多大年纪都不知道。更别提生辰何时了。

  

  

  也许能见到妹妹……他的心里升起一丝期盼,面上浮起笑,跟那几人说笑岔开话题。

  “郡王的身份原本有些尴尬。要不然来京这么久了,你见过哪个过过生辰,不过现在不一样,昨日陛下以及太后亲自给文郡王送了礼,说弱冠之节要大办……”同科们说笑道。

  原来如此,这样看来,九月中的册封皇子是板上钉钉了。

  客套几句,顾海便告辞了,既然要上门庆生,怎么也不能空着手去。

  今日的文郡王府一改往日的肃穆威严拒人千里之外,街上车水马龙。门前人头攒动,通报声此起彼伏。

  郡王的生辰宴都是由吏部操办,这人手还是不够,宫里也来的不少人,虽然忙但不乱,处处尽显皇家气派。

  顾海夹在人群中说笑,目光四处游离,试图从中看到顾十八娘的身影,但他也明知这是枉然。

  人群忽的热闹起来,众多官员向门口涌去。

  “瞧,小朱爷来了……”站在顾海旁边的官员低声说道。

  顾海自然知道小朱爷是谁,他抬眼看去,看着那气焰嚣张众星捧月般的一行人。

  “唉……”身旁有人叹气摇头。

  为了救杨太生,一干官员搜集了朱春明等党羽的众多罪证,以图绝地反击,不料皇帝大怒,杖责一众官员,且立刻勾绝了杨太生的死刑。

  “吆,你们这些人来的不多啊……”说话间。朱烍为首的一干人已经走过来,目光扫过这边与众献媚邀好不同的清流一党,其中几个门下便高笑道,“挨了几板子就起不来了,也太不禁打了……”

  

  此言一出,举众哗然,清流党众面色铁青,却无人敢出声反驳斥责。

  “一群怂包!”朱烍从人后走出来,哈哈大笑,不屑地扫过这些人大步而过。

  顾海在人后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的跳,跳的他头疼。值的微微垂头抬手轻按,再抬头见朱烍等人已经走向正殿,正与四五个年老的大人说话,气态飞扬,丝毫没有后备的谦卑。

  “据说朱大人曾和郡王私下说过,将来子承父业……”

  “什么?”

  “会答应吗?”

  “当然会……郡王可是得到朱大人倾力相扶持的……”

  旁边的低声窃语传来。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传言,当初四位郡王进京时,虽然明面上并没有跟朝中大臣来往,但这种事根本无法阻止,郡王们要寻求支持,朝中大臣们也自然要提早准备,而朱春明便是文郡王的支持者,这基本上是人尽皆知的事。

  顾海吐了口气,别人不知道。他知道,按照顾十八娘所说的几年后新皇登位,便是朱春明灭亡之时,根本不可能有子承父业的事发生。只是如果有可能成为新皇的却不是顾十八娘口中的哲郡王,而是命定里不该存在的那个人。

  一切都变了,朱春明的命运也会变吗?

  顾海再一次看向正殿,朱公子正伸手揽过一个同样锦衣华服的年轻人,热情的跟诸位老大人说什么。

  “天呀……”顾海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眼,失声道,“那……那是谁?”

  “哦?哪个?”身旁的同僚听到,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哦,能谁啊,朱大人的干儿子喽……”

  虽然这二人都没有说,但他也明白生的希望不到三成,既然都是要死,何不死的舒服些,很多时候他的心里总有这个声音在萦绕。

  

  “郡王一定会收到很多礼物吧?”顾十八娘问道,找个话题想要他提起精神,“郡王喜欢什么?”

  

  文郡王依旧合着眼,没有答话。

  

  就在顾十八娘以为他抵挡不住疲倦睡过去时,他缓缓开口了。

  

  “有一年,我在家,吃寿面的时候,上面放了一朵芙蓉花...”他微微仰了头,靠在软枕上。

  

  “是木芙蓉吧,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晒干即用...”顾十八娘顺口答道。

  

  文郡王面上浮现一丝笑,睁开眼。

  

  “三句话不离本行,说的就是你吧。”他说道。

  

  难得他有精神一句话说这么多字,顾十八娘面上的笑意也就散开了。

  

  “郡王喜欢芙蓉花?”她问道。

  

  “那是用萝卜雕的芙蓉花,”文郡王淡淡说道,“是我母妃亲手给我做的...”文郡王的母妃早已经去世了,这是黄内侍曾特意交代过的避讳事项。

  

  “郡王恕罪。”顾十八娘忙垂头说道。

  

  文郡王恩了声,轻轻抬了抬手。

  

  还有力气抬手,顾十八娘就更高兴了。

  

  “郡王,人常说求佛不如求己,说的也就是郡王如此的人吧。”她微微抬眼看了看文郡王,又飞快的垂下视线。

  

  “此话怎讲?”文郡王问道。

  

  就这初步的了解,这姑娘可不是个会须溜拍马的人,嘴角不由再一次浮现笑意。

  

  

  

  “虽然由彭大夫诊治,但如果没有郡王您的配合您的,只怕也熬不下来...”顾十八娘真诚的说道。

  

  虽然不是亲身体会,但从彭一针的描述,她就能想象这每一次的九九八十一针会有多痛,可是她在书房里,别说呼痛声,就连一声呻吟都没有听到。

  

  像他这样养尊处优的贵人,竟然能做到如此,可真是出人意料。

  

  “壁虎尚能断尾逃生,我这又算什么?”文郡王一声轻笑,看向顾十八娘。“我们就不由互相吹捧了...”

  

  顾十八娘也笑了,说了一时话,看他的精神终于好些了,心里松了一口气。

  

  “郡王还要听故事吗?”她重新拿起书,轻声问道。

  

  文郡王摇了摇头,“都是故事,听你说话,反而真实。”

  

  顾十八娘微微窘意,其实她前世今生都不是会说话的人,因为不会说话,说多错多,也就不爱说话了。

  

  外边的鼓乐声随风依旧传来,想必宴席正酣。

  

  “不如,我送郡王一个礼物。”顾十八娘灵机一动,抬起头说道。

  

  与文郡王的视线相对,见他一向清冷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什么?”他问道。

  

  “我不会雕花,”顾十八娘轻笑说道,眼中闪过一丝自信,“我会切药...”

  

  “切药?”文郡王看着她口中重复一遍。

  

  起了这个念头,顾十八娘也来了兴致,她很快就取了自己的切药刀以及拿了一些药过来。

  

  黄内侍虽然很好奇,但还是秉着不打扰二人相处的信念没有跟进来,只是按着顾十八娘要求找来一个小炕桌。

  

  “放地上吧...”顾十八娘四下看了,寻摸哪里未知最合适文郡王看清楚。

  “放床上吧。”文郡王忽的开口说道。

  

  这可不敢,顾十八娘连忙施礼说道,更何况她还是要动刀子,在此等贵人前,很少有人能携血光之器相见的,她已经逾矩了。

  

  “我侧头累了...”文郡王淡淡说道。

  

  黄内侍立刻亲自将小炕桌摆在床尾,笑眯眯的请顾十八娘。

  

  顾十八娘跪下请罪,然后才起身,小心的跪坐在床尾边,将药刀抽出布袋。

  

  “好刀。”文郡王说道。

  

  “是从小柳爷手里赢来的...”顾十八娘看着刀,面上浮现笑意。

  

  话出口想起文郡王不知道小柳爷是谁,正想要解释,旁边的黄内侍已经开口了。

  

  “哦,就是那个得了第一不服气跳出来挑战你的傻小子?”他问道,“哎呦,就他那傻头傻脑的模样,也配用这么好的刀...郡王,您说是吧?”

  

  顾十八娘微微一愣,听他的意思,好像他们在现场亲见,她原本以为,他们那日不过是终场过来瞧个热闹...

  

  她不由抬眼看向对面的文郡王,文郡王却神情无波,也并没有答话。

  

  “小柳爷手艺是不错的...”她便垂下头轻声说道,说着话,拿起桌上的清半夏,深吸一口气,手起刀落。

  

  她的刀法很快,黄内侍只觉得眼花,伴着轻微的切刀声,顾十八娘手里的半夏就变成一片片。

  

  “天呀...”黄内侍不由掩嘴轻呼,“郡王,郡王,您瞧这么薄...”

  

  他不由失态的小声说道,文郡王抬眼看了他,眉头微皱,似乎对他的大呼小叫很是不悦,黄内侍不由缩缩头,看了眼聚精会神的顾十八娘,嘴角带着笑意悄悄的退了出去。

  

  “我的刀工其实不算好...”顾十八娘口中低声说道,似乎是自言自语,最后一刀收起,桌上铺了一层薄片。

  

  她伸手拿起一旁的针线,一面歪头微微想了想,一面飞针走线,很快将这些薄片撂在一起,然后伸手一抖,一朵素白的花便出现在她手里。

  

  “好了...”她审视着自己的成果,面上笑意散开,又摇了摇头,“嗯,没有褶皱,还是不像...”

  

  “我看看。”文郡王的声音从对面传来,同时一只手伸过来。

  

  他的身子离开靠枕前倾,伸直的手臂微微颤抖。

  

  “郡王。”顾十八娘忙从床上下来,站定在他身前,递上花,“您快坐好。”

  

  文郡王接过,拿在手里转着看,由半夏构成的花,片片薄如蝉翼,形若羽毛,随着转动轻然飘动。

  

  他看着这朵花,久久没有出声。

  

  “郡王见笑了...”顾十八娘低声说道,一面退开,收拾了床尾。

  

  文郡王忽的说道,“好刀工。”

  

  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刀工,顾十八娘很高兴,想起为了这刀工没少挨刘公的打,到最后也没让他老人家满意,她的神色不由有些怅然。

  

  “我师父他切出来的半夏才是真正的蝉翼半夏...”她喃喃说道,“我还要再练很久才是...”

  

  “你不会让他失望的。”文郡王说道,慢慢的靠回枕上

  

  ,轻轻缓了口气。

  

  他的嘴唇干裂,隐隐带着血丝。

  

  顾十八娘回过神,轻车熟路的取过一旁暖炉上的温水。

  

  “郡王,再忍忍,会好的。”她用一根筷子沾着温水,轻轻点在他的唇上,“很快就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喝多少吃多少都没问题...”

  

  文郡王不由轻笑了下,微微闭上眼,放在身旁的手里依旧捏着那朵半夏片花。

  

  顾海是最后一个离开文郡王府的,夜色依旧笼罩下来,他坐在摇晃的马车内,虽然吃了酒,

  

  面上却丝毫不显春色,反而沉如锅底。

  

  车子穿过热闹的解释,拐进幽深的巷子,一个人影从墙边阴暗里走了出来。

  

  赶车的阿四便习惯的勒住马,自己跳了下来,退向一边。

  

  “阿四?”顾海的疑问声从车内传来。

  

  阿四这才回过神,车里坐的是少爷,不是小姐,他拍下头又回来。

  

  顾海已经掀开车帘,目光落在眼前走近的人身上。

  

  “少爷...”灵元撩衣跪下。

  

  “不敢当啊...”顾海缓缓说道,“朱二少爷...”

  

  

  

  (抵两更吧,嘿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https://www.biquya.net/id9250/54746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