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耀四方 > 第341节 各有用处

不对。

        斯巴达300勇士战斗力也就那样。

        眼前十万人拥有蓝玉同样战力,比斯巴达士兵战力、耐力、敏捷都更强。

        配合明朝强悍后勤输出能力,这十万人不会无敌吧?

        答案是否定,不用十万,一万就能无敌。

        派人叫来朱采篱,张新安排道:

        “三万人去西宁县,一万去榆林,  一万人去捕鱼儿海,一万人去福晋城,一万人去吕宋,一万人去汉达城。”

        停顿一秒,张新又道,“五千去永昌镇,  五千徐家汇,五千濠镜澳,  五千去八百里营。”

        西宁县不多解释,四个势力,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咯子窝。

        榆林位于东土默特部肚子位置,大都城正西偏南方向六百公里处,现在那里屯兵有二十万。

        福晋城也不多解释,明朝与喀尔喀部边境地区,张一三在那里,已经多次和对方打死打死,今年会有决战。

        陈晴儿去年年底也已经往福晋城屯兵二十万。

        吕宋有一万士卒已经驻扎三年之久,有必要替换他们回来省亲。

        因为南部运河,汉达城必将成为所有外部势力眼里的香悖悖,派一万禁卫军压阵。

        五千派去永昌镇,吴俊义在那里领二十二万士卒屯田,目前战事已经结束,不撤兵还增兵,看着有点反智。

        实际是旧东吁北部地型很窄,仅约三百公里宽。

        换句话说,永昌镇正西方向三百公里处,  有九个小国。

        这九个小国没有一省之地大,完美把旧东吁王朝和庞大莫卧儿帝国分开。

        通俗一点,吴俊义还在永昌镇,一是屯兵维稳剿匪、二是种田修路、三是震慑西边宵小。

        往徐家汇和濠镜澳各屯五千禁卫军,因为两地是大明重要生产基地,前线肾动力,不容有失。

        五千派去八百里营,张四九和陈晴儿父母都在那里。

        大都城最不需要担心,北边有张一三,东边有兴凯湖,西边有榆林,本身有四万驻军。

        正月十五过后,张新告别李海棠和妻妾,随三万禁卫军,骑马前往西宁县。

        全程约一千三百公里,快马两千赶到,张选择慢慢走。

        出大都城往南走,三十公里处,这里有一座规模庞大的金字塔建筑。

        塔高439.77米,  底边长690米,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精准到丝毫不差。

        占地约15.87万平方米,体积约780万立方米,通体由重达5吨到100吨体重个体石块筑成。

        它类似金手指信号放大器,因为蓝玉一次越过捕鱼儿海以北两百公里处,触发建成。

        站在塔下,仰头打量,犹如蚂蚁看人类,看不到头。

        不过,和巍峨高不可攀的奇观建筑相比,金字塔不远处,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冷天还在田野里劳作农民显的瘦小又可怜。

        不着急赶走,张新制止卫兵跟随,来到一位驼背老人跟前。

        老人不算老,最多五十,因为常年辛苦劳作,背已经弯曲。

        “见过大人。”老农连忙行抱拳礼。

        张新微微一笑,“先生客气,在下张三,打扰了。”

        “不打扰不打扰,”老农摆手,“听名字,大人是当今圣上弟子?”

        “为什么这么问?”张新感觉有趣。

        “我听过张一三将军的传奇故事,她是女娃,名字是圣上所赐。”

        张新干脆点点头,“圣上长期居于深宫,不了解民间疾苦,先生有没有什么委屈,我转述圣上。”

        “不不,”老农连连摆手,“没有委屈,我现在过的很好。”

        张新以为他害怕打击报复,劝道,“圣上爱民如子,但顾及不到所有人,我是圣上弟子,有必要向上转述民间疾苦。”

        “谢谢大人,”老农感激道,“是真的很好,过去我给地主种地,遇到不好年份,一年忙到头,还能饿死人;

        三年前一天,村里来一群官差锁走地主,我一家七口,分到十五亩地,还分到免费耕具和种子。”

        “交税呢?”张新好奇,“如何计算?”

        “每年秋天,每亩地向官府上缴300斤稻谷,或200小麦为税。”说到这里老农感叹又道:

        “以前,我们既要给地主交租,还要给官府交夏税、秋税、三响税等等,年底没有结余,还得卖儿卖女;

        现在不仅交税更少,一年只要交一次就行。”

        稻谷每亩交税300斤,小麦每亩交税200斤。

        讲真,有点高。

        后世小麦亩产约800多斤,水稻约1100斤;中世纪产量砍一半,小麦亩产约400斤,水稻约600斤。

        等于朝廷从每亩土地中抽走50%为税。

        “会不会太高?”张新疑惑。

        老农皱纹可以夹蚊子,微微笑道,“夏天种水稻,秋天收割;十月种小麦,春夏之际收割;

        两次收割,只要交一次税。”

        张新恍然,按一年时间计算,税率为25%,还算温和。

        老百姓能吃饱,有余粮卖钱,遇到灾年不至于饿肚子。

        “摇役情况如何?”张新好奇又问。

        “每年服摇役两次,”老农介绍道,“腊月二十天,正月十六后三十天;

        我儿子、儿媳现在都在十里外修河道;

        二月下旬开始,全年时间,官府也要人修路修河,每人每天一盒鱼肉罐头,加4分工钱。”

        鱼肉罐头6分一盒(500克),一人一天等于赚1角钱。

        作坊里工人工作一月可赚5元,一天平均约1.67角,市场上稻米2.5分一斤,5元可买稻米200斤。

        总体还算合理。

        “所以,”张新最后问,“你以对现在生活很满足是吗?”

        “是的,”老农道,“希望圣上万岁,这样我的子孙后代都能吃饱饭。”

        张点头,“你一家七口,你有三个孙子孙女?”

        “没有,”老农摇头,“我还有一个儿子在南方当兵,只有两个孙子,儿媳妇肚子还有一个。”

        “?”张新皱眉,“你刚才说,你儿子儿媳在修河道?”

        老农点头。

        “怀孕如何服劳役?”张新不满道,“怀孕也是为大明做贡献,理应免除劳役。”

        老农表情无辜,大家都是这样啊。

        辞别老农,回到直道上,张新召来随行文职队员吩咐,“告诉皇后,孕期和产后六个月,可免除劳役,适当鼓励生育,让她想些激励办法。”

        队员应是,骑马离开。

(https://www.biquya.net/id96460/4208175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