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耀四方 > 第232节 感同身受

吕宋大捷、斩夷首万颗、得银四千八百万两。

        这三个信息像疾风一般吹遍广州府,同时也在有心人和无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向北方快速传递。

        酒馆、娼馆、大街小巷、家里家外,每一户、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件事。

        每每谈及,皆与荣有焉,热情高涨。

        必然,大家也会夸赞张某人,  什么闪烁古金、战神下凡、心怀天下、万岁种子选手?

        三天时间很快就到,这一天广州及周边县镇,万人空巷。

        城南珠江码头,这里是广州府除军营以外最宽敞的地方,此刻是情绪高涨的人山人海,诺大地方,居然没有一处空余地点可以下脚。

        后来的已经排到三环外,啥都看不见,  还在翘首以盼。

        这些可爱的普通人中,自然也有一些身份特殊的人。

        比如夷人,葡夷、倭夷、沙俄夷、普鲁士夷。

        以及西南方向四大王朝,澜沧王国、东吁王朝、阿瑜王朝、莫卧儿帝国的人。

        这些夷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明朝,平时生活在濠镜澳,今天受邀来参观。

        张新继续执行明朝办法,除特别情况,外籍人只能停在濠镜澳。

        除受邀客人,还有一些不请自来的,比如密探,忠于皇室的密探、忠于努尔哈赤的密探、倭国密探等等。

        按事前规划流程,首先是张新演讲,然后是揭碑仪式,揭塔仪式。

        演讲是为振奋民心,也为震慑宵小,机会难得,错过可惜。

        之前已经预料到人数会很多,  因此,  赶筑京观时,还特制十只直径一米大喇叭。

        张新站在高台上,犹如站在扇轴位置,前面是展开的约十万百姓。

        “我心善、我纯朴,我是一个普通人。”

        这是张新的第一句话,然后停顿,再由中气足的队员站在铜制喇叭后面大声复述一遍。

        直径一米的特制铜喇叭,声音洪亮清晰,传声远,覆盖广,效果挺好。

        然后再由十米外的第二个铜制喇叭复述一遍。

        二十米外的第三个铜制喇叭复述一遍。

        三十米外的第四个铜制喇叭复述一遍。

        一直到九十米外,整整复述十遍,尽可能让更多人听见张新的演讲内容。

        “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再停顿,十个喇叭逐个复述。

        这注定是一场精简演讲,主要是形式比较麻烦,如果不识趣,叭叭一个时辰,不仅没效果,可能还会引起反感。

        “一个想让家人有饭吃,有衣穿的普通人。”

        “为生活,辛苦日夜劳作;为生活,冒死远走海外。”

        “我不应该饿肚子,更不应该被屠戮!”

        “我要种田、我要经商、我要参军,我要自强!”

        “从今往后,谁敢辱我,拼个粉身碎骨,也要让他流尽鲜血!”

        “从今往后,我要自强不息!”

        话毕。

        短短八句话,早在第四句时,就引得无数普通人感动落泪。

        第五、第六,每七句后,已经超过八成人落泪,男人也不例外。

        八句后,最后那两成也没崩住。

        纯朴善良的老百姓,从未听过代入式演讲,个个感同身受,总督大人口中的‘我’仿佛就是自己。

        “总督大人千岁!”

        第一个受感动百姓跪下,这绝对不是张新安排的‘捧哏’,接着更多人跪下,最后除一百多夷人,全部跪下。

        包括那些大海商,也包括张某人的老丈人郭春秧,不跪不行,否则会被民怒淹没。

        山呼海啸,约十万人一起高喊,总督大人千岁的画面,壮观!壮阔!

        入情太深,张新也被感动,眼睛红润,侧头看向站在喇叭后面的队员,吩咐:“由伤兵代表揭碑、由阵亡军属揭京观。”

        队员应是,鼓足中气在喇叭后面复述,“由伤兵代表揭碑、由阵亡军属揭京观!”

        十个喇叭依次向外围传话。

        重点来了,伤兵代表十人,共同为三米高石碑揭开灰色帷幕。

        随着帷幕落下,石碑内容对世人公开。

        第一句,吕宋开拓者纪念碑。

        第二句,英魂永垂不朽、万古长青。

        后面是小字,主要内容是介绍事件经过,复仇经过,最后是京观介绍。

        再由十名阵亡士兵家属揭京观塔。

        万颗头颅,已经处理过的白骨头颅,堆砌成锥型,上尖下粗,形如宝塔,高约十米。

        揭幕仪式完成,张新带着大妇陈晴儿,在一群护卫中离开。

        目送张新走远,众人心思难明。

        老百姓激动、骄傲,终于有一个人,代表他们说话。

        商人也激动,只要按规则纳税,不为非作歹,张新便是他们的保护神,哪怕身在海外,经此事之后,也相当有安全感。

        旧贵族也‘激动’,比如花听语的爷爷,老顽固花可庆,他也在人群中,亲眼目睹全貌。

        这让第一次怀疑自己信仰是否正确。

        不比普通老百姓,以花可庆为代表的旧官僚、旧贵族体系心里明白,张新虽然是总督,实际只是空有名头。

        朝廷没有一文钱、一粒米支援,这次出海打败西斑牙人,全凭张新一已之力。

        这份实力,不用怀疑,朝廷没有。

        再多想一些,张新治下底层百姓,生活虽然也苦,但至少一天能吃两顿饱饭,一年至少能裁两套新衣服。

        看似简单功绩,老朱后代却做不到。

        底层百姓能吃饱饭,对于那些稍微有想法,敢拼敢闯的人,在张新治下,更是如鱼入大海,鸟入天空,发挥空间极大。

        一桩桩一件件这些事情,骄傲、顽固、信仰坚定的花可庆,心里明白,他和他代表的旧官僚做不到。

        他技不如人,骄傲变的一文不值,变的可怜,甚至可笑。

        有人失落有人笑,濠镜澳几大海商也在人群中。

        周明、陆佑、黄程、郭春秧、王直海、朱四。

        这些海商,无论是张新进入广州,东进福州,南下吕宋,皆派精锐家丁参与,付出许多牺牲。

        考虑张新没有过河拆桥的习惯,如此,未来只要不作死,基本富足跑不掉。

        心惊不已的还有一百夷人,他们来自不少于十个国家,原本心里对明朝还有些想法,如今只剩面面相觑。

        有张新这么生猛的总督,是个人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

        从多方面反应看,这是一场成功的‘秀’,然张新却后悔了。

        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青年高喊着要参军,情绪非常高涨。

(https://www.biquya.net/id96460/4246709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