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耀四方 > 第56节 甘蔗可以两头甜

傍晚,阿兰和他的男人常松来到船厂。

        正是晚饭时间,大家正在食堂里吃饭,看到常松平安归来张新表情一愣,没想到吴思真有办法。

        “你去哪了?”张新好奇问。

        阿兰和常松跪在张新跟前,“谢公子救命大恩,我被人蒙着眼睛掳到一处仓库里,那里有几十个和我同样的人。”

        “抓你的人是谁?”

        常松摇头表示不知。

        “不出意料你应该会被卖到海外当矿工或伐木工,这次是个警醒,以后你就留在船厂当学徒,好好干活,我看好你的未来。”

        “是。”

        常松和阿兰激动磕头。

        晚课后,张新把二丫留下来。

        “公子。”

        二丫微微一个万福,等待张新吩咐。

        “现在有两个选择,”张新道,“一是拿刀拿枪跟别人血拼,将来有机会成长为英姿飒爽,傲视海洋的女将军,当然也有可能会在某场战斗中一命无乎,从此世界上没有二丫;

        二是继续现在的管理工作,未来成就也不会差,相对安全一些,你选择那条?”

        今年十七岁,皮肤小麦色的二丫看着张新,大眼睛眨眨,这时她心理已经意识到这个选择可能会影响她的未来。

        没有人知道,甚至公子刚娶的两个女人也不知道,唯有二丫本人心里清楚,张新打算做什么。

        思考四五秒,二丫开口道,“如果公子需要,二丫愿意从事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如果可以选择,二丫愿意拿刀去海上和敌人进行战斗,宁愿死的悄无声息,也无怨无悔。”

        张新欣赏二丫的野性和无畏无惧,“你以后跟郑一龙、李魁奇一样叫我师傅,另外我会找人来当你的助手,之后你会有机会去海上。”

        二丫立马跪在地上,叩首道:“谢师傅成全。”

        “起来吧,你让李魁奇悄悄查查,是谁在贩卖人口。”

        二丫站起来微微一个万福应是。

        回家路上,张新苦苦思考让谁接二丫班,管理几百人这种事,看似简单,实际一般人干不了,即要保证船厂正常运转,还要保证几百雇员吃喝接撒顺利。

        另外还要管钱,管理采购,还要应付老板等等。

        也就是二丫出身特殊,小城公主,见过世面,经历过苦难,心智手段一样不缺。

        换张新亲自上,肯定也没二丫管的好。

        头疼!

        到家又是晚上九点左右,没有去打扰郭文静和陈晴儿睡觉,张新继续在书桌前奋战到凌晨,这一次终于写完关于酿酒的内容。

        ‘老天爷赏饭吃!’

        张新在心里感叹一句,他要酿的酒不仅不用粮食,且原材料有现成渠道。

        这就是——甘蔗。

        糖是大明对外出口的第五大商品,两广地区,沿着珠江两岸往东,有不少甘蔗田。

        张新要酿的是‘船长酒’,也就是中世纪西方海盗最爱的朗姆酒。

        1617年往前推100~200年。

        在古巴生活处于原始状态的土著人、印弟安人,已经用甘蔗汁制作一种刺激性的烈性饮料。

        喝后能使人兴奋并能消除疲劳,这种饮料经发酵后,便是最原始的朗姆酒。

        对于张新来说,没有比酿造朗姆酒更好的选择了。

        一是不用粮食;二是取材方便;三是与制糖流程有部分重合,两者皆需要把甘蔗榨汁,提炼为蜜糖。

        酿酒流程张新已经写在纸上,具体操作过程并不难,王杏一家人有丰富酿酒经验,相信很快就能上手。

        缺点是这种酒需要在橡木桶或松木桶里陈放三年、五年、或十年才能饮用,否则烧口,且口感发涩。

        希望金手指的BUG技能,能忽略橡木桶陈酿这个过程。

        心情不错,张新情不自禁双手高举,一个舒服的懒腰,忽地注意到身后有人,差点把他吓死。

        昏暗空间,烛光跳动,复古家具,古装女人....

        “晴儿,文静,你们什么情况?”张新拍拍小心脏。

        “夫君,你怎么每天都这么晚?”郭文静扬着小脸道,“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我和晴姐姐是悍妇呢。”

        张新一头黑线。

        陈晴解释道,“新哥,文静给你煲了鱼翅羹,喝完睡觉吧。”

        这时张新才注意到,两人身后的黑暗处还站着一个郭秀,手里端着托盘,上面有一座带盖瓷碗。

        确实有点饿,张新接过瓷碗,不烫手,也不烫口,三口干完。

        将瓷碗放回托盘,张新道:“好了,你们回去早点睡觉。”

        郭秀悄悄打量自家小姐一眼,然后随着郭文静齐齐微微一个万福离开。

        目送郭文静和郭秀离开,陈晴儿提醒道,“新哥,你对文静姐姐是不是应该温柔一点。”

        “她总是扬着脸,我想温柔,可温柔不起来啊。”张新诉苦。

        “文静姐姐只是表面有些冷,心地善良,且才华横益。”

        ‘才华...’

        一道光亮照进张新脑海。

        次日张新再次来到船厂,和过去不同,今天他把郭文静带来了。

        这是郭文静第一次来船厂,打量竖立在河道旁边,规模巨大、百人同时工作的露天造船厂,心里震惊不已。

        难怪男人每天都在船厂,难怪每天晚上文案写不完。

        “夫君,什么时候可以造出第一艘船?”郭文静落后半步问。

        张新微笑着聊道,“还早着呢,造船涉及到三十五种工匠,近两百种材料,多达十二种木材,其中一半大明朝已经砍伐殆尽,得从南洋进口。”

        “船厂现在有什么困难吗?”

        “缺工匠,还缺木材。”张新介绍道,“有二十个雇员在外面专门寻找各类工匠;木材已经委托走私。”

        “这里如此繁忙,我以为船厂已经具备造船能力了呢。”郭文静评价一句。

        张新摇摇头,“现在你看到的,他们正在处理的木材多为船舱内部和桅杆木材,像甲板木、龙骨木、船体木都还没有。”

        “既然如此麻烦,为什么不直接订购,广州、福州、舟山,皆有官营和私营造船厂,质量不会差,价格也合理,郭家商船也买来的。”

        郭文静的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都想不通张新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你以后会知道。”

        说话时张新看向前方,二丫带着王杏迎上来。

        “师傅好,师娘好。”

        “东家好,大掌柜好。”

        两人先后朝张新和郭文静行礼。

        二丫不认识郭文静,喊师娘是蒙的。

        王杏也不认识郭文静,她是跟着二丫喊的,大掌柜也有东家老婆的意思。

        张新看向郭文静,“文静,这是二丫,你暂时跟在她身边学习管理船厂。”

        “好的。”

        这是出门前商量好的事情,郭文静坦然接受。

        二丫表情不太自然,提醒道:“师傅,这是一份需要常常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差事,师娘会不会不方便呢?”

        这种担心有道理的,这个年代的女人虽然不用戴头巾,但也有从夫之后不轻易抛头露面的传统。

        不过,张新已经有万全之策,聊道:“我给你师娘也配有助手,就是王杏。”

        三十二岁的王杏垂首立在旁边,闻言抬起头,一脸茫然表情。

        “东家,我比较笨,只会酿酒。”

        “主持酿酒的事情交给你父亲与哥嫂,”

        说话时张新把写好的酿酒计划和技术流程递给王杏,“你看看,很容易。”

        王杏接过张新递过来的小册子,翻开阅览。

        仅仅只是一眼,王杏眼睛变的滚圆,不可思异地重新看向张新,“东家,甘蔗可以酿酒???”

        “自然是可以的,流程我已经写的很详细。”

        王杏有一种重新认识世界的感觉,虽然张新已经写的很详细,可怎么那么不真实呢?

        见王杏一副大惊小怪表情,二丫在旁边提醒道。

        “师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兵法,解民生,会酿酒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https://www.biquya.net/id96460/428918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