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6 > 第六十章 三叔买房子

三婶手术之后又在医院住了七天,一直到拆了线才出院回家,听李父说,三叔已经开始考虑在城里买房子了。

    三叔这几年一直跟着运输队干,虽然是个临时工,但是因为一直都是给自己夹带私货,倒是折腾了不少钱,三叔一直想着把那些钱存着的,留着好好的过日子的。

    但是三婶这次住院,因为路远,三婶差点出什么意外,一想到自己的媳妇还有两个可爱漂亮的姑娘差点就会因为难产出这样那样的意外,三叔的心就跟被人用手攥着一样难受,所以,三叔就在考虑在城里买房子的便利,三婶一出院,就开始到处打听。

    李父知道了之后,就在自家附近给找了一个小院子。

    李丽娟现在住的这一片,一般都是这样的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宅子,后来分给了一些没有房子的人,有些人根本就不好好的维修这些院子,以至于房屋漏水,院子荒废,李父因为给周志成买房子,认识了一个专门做房屋经纪的人,三叔一说想买房子,李父就去找人家,正好有个小院子要卖,屋子破败的实在是不像样,但是要价有些高,一直没有出手。

    李父陪着三叔去看过之后,三叔自己拿不定主意,就回去找三婶商量,最主要的是,三叔手里的钱不够啊,三婶听了,娘家人来给送米的时候就跟娘家的娘说了,三婶的娘又跟三婶的爹说了,三婶的爹一听,买房子置地是好事,必须要全力的支持,破天荒的第一次登了三婶家的门。

    三婶的爹是个很传统的老父亲,闺女结婚之后,没有来过闺女家,有什么事都是三婶的娘过来,再就是三婶回娘家,这次还是闺女月子里就来三婶家,让三叔三婶很是惊讶。

    三婶的爹开门见山,说支持小两口买房子,钱不够他来想办法,让三叔明天就带着自己去城里看看想要买的房子,一直到三婶的爹走了,三叔都没有回过神来。

    第二天一大早,三叔就带着自己的老丈人去了李丽娟的家里。

    李父还没有去厂里呢,刚要吃早饭,看到三叔跟老丈人来了,赶紧把两个人请到屋里,李父说:“赵叔,这一大早的,先吃饭吧。”

    三婶的爹摆了摆手,说:“我在家里吃过了,我是听说他们小两口想要在城里买个房子,我想着这是个大事,就想过来看看。”

    李父听了,  心里很高兴,过日子,家里有个上了年纪的帮着谋划掌眼,比什么都好,再说,三叔的这个老丈人可不是一般的人,他要是一般的人,他们家这一辈能出这么多人才吗?这位老人家,当年可是出名的支前模范,推着小车去过很多地方的。

    李父饭都没吃,说:“赵叔,我带您去看看,就这附近的一个小院,房子有些破败了,不过弄过来咱们自己好好的休整休整一样住。”

    三婶的爹说:“离这里近最好了,你是他们的大哥,跟你离着近了互相照顾也方便,这样挺好,挺好。”

    李父去找了那个房屋经纪,带着去看了那个已经算是荒废的小院,三婶的爹站在院子里,叹了口气,说:“当年这一片可是咱们县里有名的大户人家住的地方,这才几十年啊,都成这样了。”

    房屋经纪笑着说:“大爷,这边的房子虽然有些破败了,但是这边是咱们县里有名的风水宝地,要不然人家当年能在这里盖下这一片宅子吗?也就是后来打仗,迫不得已的不能在这里住着了而已。”

    三婶的爹点了点头,说:“那是那是,当年呀,我还在这边的一户人家家里帮工过呢,那户人家可是出了名的善人,后来鬼子来了,我也不敢过来看看,也不知道那户人家怎么样了。”

    房屋经纪说:“那个年代,人命如草芥,能活下来就是好事。”

    三婶的爹叹了口气,对房屋经纪说:“我们是诚心的想要买房子,几家子凑了凑,钱还不是很够,您看能不能再便宜一些呢?”

    房屋经济说:“哎哟,大爷,房子什么样您老也看着了,人家这事着急脱手才这个价钱呢吗,要不然这个价买不到这个房子的,看看这盖房子的青砖,您老再看看这院子的布局,当年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就把房子盖起来的,再说,咱们买房子又不是上街买菜,房子买了咱们就是成辈子的住呢。”

    三婶的爹听着没有作声,房屋经纪说:“要不然这样吧,大爷啊,我看您老是个实在人,我那块的抽成不要了,再给您将一成,您看怎么样?”

    李父听了房屋经纪的话,心里算了算价格,觉得应该是差不多了,三婶的爹地头沉吟良久,说:“那成,那就这个价吧,我们回去把钱凑一凑,您这边找了买家,看看我们什么时候把手续办了去。”

    房屋经纪说:“您看看后天怎么样,后天我喊着过来,咱们一起把手续办了。”

    三婶的爹看了看三叔,三叔说:“行啊,那就后天吧,我们回去赶紧凑一凑钱。”

    回到李家,李父给三婶的爹上了茶水,三婶的爹说:“他大哥啊,买房子置地是大事,我们那边给凑一凑,你这边也帮着凑一些,你看怎么样?”

    李父听了,说:“赵叔,这个是应该的,年前修整房子是够呛了。”

    三婶的爹说:“这个先不着急,过了年,开春地里活不多了我来帮着修整就行,我早些年学过泥瓦匠,那个小院我看了,房子看着破败的厉害,好好收拾收拾再住个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再有啊,那房屋的格局好,住着舒服,这个数买下来不亏。”

    又说了几句话,三叔就用自行车带着自己的老丈人走了,李父盘算了自己手里的钱,现在已经进了腊月了,每天出货量比较大,回来的资金也多,挤一挤帮着三叔凑齐了没什么问题,也就放下心来,赶紧吃了几口饭,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厂里。

    李丽娟最近忙着准备期末考试,班里的孩子为了这次过年考试那都是卯足了劲复习,就连班里最不爱学习的也皱着眉头看书写作业,更不用说那些上进心很强的孩子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学习都还是很用功的。

    等到李丽娟考完试,三叔已经抽空过来把买下来的那个小院子简单的收拾了一下,院子里的枯草都拔出来,一把火烧了,三叔在家里照顾了三婶几天,就得去运输队上班了,到了年底下,用车的单位格外多,队里忙不过来了,让三叔赶紧去上班,三叔再不放心家里,再舍不得刚生产的媳妇刚出生的孩子,只能是依依不舍的去上班了,买了房子,借了好多钱,前面三婶生孩子做手术也花了一笔钱,家里又多了两张嘴,三叔的紧迫感更厉害,队里让自己去上班,三叔只能把心里的不舍放下,去上班了。

    三婶在家里做月子,奶奶照顾着,过了腊月初十,大姑跟小姑就急匆匆的回来了,  大姑一个人回来的,说程源还没有放假,她怕奶奶在家里又得照顾三婶,又得伺候两个小孙女,累着了,学校里一放假就先自己回来,程源在自己奶奶家里住着,他还得一个星期才放假,大姑说到时候请人给捎回来就好。

    奶奶听了说了大姑一顿,说:“你说你也是,程源还是个孩子呢,又不是个物件,你说你还让人给捎回来,你心怎么这么大啊。”

    大姑笑着说:“我们学校的,跟我是校友,学校里有些事情得晚些时候回来,我请他帮着把程源捎回来,娘啊,我都交代好了,您放心就好。”

    奶奶说:“我知道你是好心,怕我一个人累着,可是你不能撇下程源一个人回来啊。”

    大姑说:“哎呀,娘啊,我办事您还能不放心啊,放心好了,对了,秋霜奶水够不够啊?”

    奶奶叹了口气,说:“哪里够啊,秋霜难产,那天请了接生婆来家里,人家一看,说这是双胞胎,生起来艰难,难产的可能性大,生了一晚上都没有生下来,羊水都快没了,接生婆不敢再接生了,让赶紧送到医院去,我们没有办法,找了村里的拖拉机给拉到医院,动手术把孩子拿出来的,老三家的这是破了身体的元气了啊,奶水一直不好,没有办法就给孩子添奶粉,唉,我这些天猪蹄子老母鸡,每天都熬汤呢,汤喝了不少,奶水还是不行,还是得好好的补一补,身体养回来奶水才好下来呢。”

    大姑说:“那咱们就做个双月子,做俩月的月子。”

    奶奶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老三又在城里买了个房子,你说家里这会正是用钱的时候,他又去买了个房子,他老丈人也帮着凑钱,我也没有说什么。”

    大姑说:“买房子是好事啊,我看老三是个又成算的,有合适的房子能买下来就买下来,说不定过些时候想买都没得买了呢。”

    奶奶说:“你们都成家了,我呀,思想跟不上形势了,你们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奶奶想了想,说:“我问你啊,你小妹在外面有没有谈个对象啊?”

    大姑听了,  笑着说:“我小妹现在很不能一天四十八个小时,哪里功夫谈恋爱啊,娘,小妹这婚事啊,您就别操心了,小妹这人才,一般的人家真的是配不上她。”

    奶奶听了,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说:“怎么,她还是天上的仙女啊,还一般人家配不上她,那谁能配得上她?我看她就是没有这个心思,她都多大了啊,你看看,跟她一班的,人家孩子都满地跑了,就她,连个对象都没有呢。”

    大姑看奶奶生气了,没有再接着这个话茬往下说,说:“娘,我看大哥跟大嫂干的很好啊,听说大哥厂里状况很好呢。”

    奶奶叹了口气,说:“他们那边挺好的,一个劲的让我过去,说他们家里暖和,老三家的要生孩子,我一个当婆婆不在家里像什么话?等老三的房子修好了,我就跟着过去看孩子去。”

    大姑说:“你这样就对了,你看看,我大哥去城里了,我二哥呢住的离着你远,老三也在城里买房子了,你自己在家里守着这个小房子有什么意思?”

    奶奶说:“小房子怎么了,这是我自己的房子,我自己的家,我跟着你大哥老三去了城里,我那是寄人篱下,哪里有在我自己的家里住着舒坦啊。”

    大姑听了,  笑着说:“哎呀,娘啊,你这还知道寄人篱下啊,不错不错。”

    奶奶说:“我哪里不知道啊,跟着谁住也不如在自己的家里住着舒服,就算是在儿子家里,儿子是亲的,不还有儿媳妇吗?我也知道我这几个儿媳妇都是好的,我就是觉得不舒坦。”

    大姑说:“你这到了谁家都得把你当成老太君尊着呢,你去了好好的享受着就行了,看看你,还这样那样的。”

    奶奶说:“我就是这样的享不了福的命行了吧。”

    大姑说:“娘,看您,这是跟我急眼了啊,我可没有这么说你啊,

    奶奶把锅里炖着的鲫鱼汤盛到碗里,说:“你去给老三家的送过去,唉,也不知道啥时候这奶水才能好起来啊。”

    大姑端着碗,进了三婶的房间。

    三婶在炕头上躺着呢,身边是两个孩子,看到大姑端着碗过来,三婶赶紧起来,大姑把碗放到炕桌上,说:“先把这个鲫鱼汤喝了,待会咱们再吃饭。”

    三婶笑着说:“大姐,麻烦你了。”三婶已经知道大姑为了帮着婆婆照顾自己坐月子,自己放假就往回赶,自己的孩子都没有顾得上,心里很是感激。

    大姑笑着说:“这有什么麻烦的啊,我来帮着咱娘照顾你是应该的。“

    小姑回来之后去家里看了奶奶三婶还有两个侄女一趟,给三婶放下两个大红包,就急匆匆的去了服装厂,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厂里最忙的时候,小姑作为股东之一,回来了就得过来干活,那是责无旁贷的。

    小姑回来之后,就一直在李丽娟家里住着,她谁在李父给奶奶准备的那个房间里,跟李丽娟住在一起,晚上两个人围在炕桌边,一个写作业,一个画设计图,李丽娟觉得小姑的设计图越来越有灵性了。

    晚上小姑都睡得很晚,李丽娟躺在被窝里,看着小姑伏案的背影,觉得小姑是个很有韧性的人,一个农村的小姑娘,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去那么远的地方学本事,去面对那些未知的困难,这都是让李丽娟敬佩的。

    回来几天,小姑忙的脸都瘦了一圈,就连姥姥都觉得小姑太忙了,让她注意身体,小姑没有说什么,一直到设计图出来,打样,又批量生产,小姑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李丽娟看过小姑的设计图,设计的是一款春装,款式比价新潮,小立领的小西装,下面是同色的筒裤,穿起来显得人很干练,听小姑说,这一款衣服不是在本地销售的,是周志成跟南方一个客商签的供货合同,那个南方的客商  是个很挑剔的人,一直在这边守着呢,小姑的设计图一改再改,改的小姑在崩溃的边缘的时候,终于通过了。

    设计图出来,小姑的事情就少了,在家里歇了两天,就准备骑着李丽娟的自行车回了村里,这个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了,到处都洋溢着春节的和乐气息,李丽娟已经考完了试,领着奖装回了家里,看小姑要回老家,就跟着小姑一起回了村里。

    卫阳放了假就被蓝爷爷带着去了山里,卫昭依旧是每天吃了早饭或者是不知早饭直接就来李家吃早饭,卫家夫妻进了腊月就很忙,忙的经常一天三顿饭都吃不上,也顾不上孩子,卫昭每天来李家,他们两口子自然是很放心的。

    姑侄俩骑着李丽娟那辆自行车,一路慢悠悠的回了老家,正好今天是老家那边的大集,俩人推着车子好不容易从大集里面挤出来,车筐子里面放满了俩人买的东西。

    奶奶家里锁着门,俩人推着车子直接来了三叔家里,不光是奶奶在,大姑也在呢,三叔家的两个妹妹现在睁开眼了,也比刚出生的时候白了很多胖了很多,李丽娟挨个看了看,抱是不敢抱的,听到三婶说奶水不好,李丽娟就给开了个下奶水的方子,让去隔壁村子的老中医那边抓药熬药汤子喝。

(https://www.biquya.net/id107694/3105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net